第一百六十四章 偷梁換柱(2 / 2)

“王爺!”見朱高煦進來,海壽連忙迎了上去,躬身行禮。

“海少監毋須多禮,你和楊大人不遠千裏前來傳旨,乃我大明有功之臣。”朱高煦微微一笑,上前扶起了海壽。

“王爺。”楊榮站起身,向朱高煦拱手行了一禮,不動聲色地問道,“王爺不在樂安州就藩,怎會出現在這裏?”

“本王接到皇上密旨,前來京城候旨。”朱高煦聽出了楊榮話裏的戒備之意,微笑著說道,“楊大人一路行來,旅途勞累,就請在這裏歇息,剩下的事情由本王效勞。

“王爺,下官還有選擇嗎?”楊榮聞言頓時一聲苦笑,望著朱高煦說道,現在裏裏外外都是朱高煦的人,朱高煦讓他留,他豈能走得了?

姑且不論朱高煦手中是否有永樂帝的讓他進京候旨的密旨,有一點就完全說不過去,樂安州在京城的南方,從路線上來說的話,朱高煦要是進行進京候旨將直接進京城,可他竟然繞了一大圈來到了位於京城西北的永安鎮,其中的動機不得不耐人尋味。

“楊大人勞苦功高,乃我大明的中流砥柱,現在安心歇息,日後定當被皇上重用,區區文淵閣大學士豈能彰顯楊大人的功績。”

朱高煦笑了起來,他現在的心情很好,無視了楊榮話裏隱隱約約透露出的一絲挖苦,走過去端起了放在桌上的托盤,起身離開了大廳,言語中對楊榮進行了安撫,向其許以了高官厚爵。

“楊大人,保重。”既然朱高煦沒說讓海壽在這裏等,那麼海壽自然也要跟著,向楊榮一躬身後,連忙跟了出去。

望著兩人的背影,楊榮的嘴角流露出了一絲冷笑,他豈會在意朱高煦的拉攏,看來最了解朱高煦的還是永樂帝,早就防備著朱高煦矯詔,故而留了一手,讓李雲天率先回城傳詔。

“希望他能來得及!”隨後,楊榮的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漢王勝券在握,而太子又豈是等閑之輩,豈會坐以待斃?

現在能力挽狂瀾,阻止大明掀起一場腥風血雨的唯有身上帶著遺詔的李雲天,隻有李雲天能比朱高煦提前一步進京,及時把遺詔交到太子的手裏,那麼才可能避免暴風驟雨的到來。

對於楊榮來說,目前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漢王還沒有找到李雲天,要不然早就進城傳詔,何苦要在這裏等他和海壽?

麵對著眼前的形勢,楊榮唯有期望奇跡出現,否則大明危矣!

離開了大廳,朱高煦並沒有徑直出院子,而是轉身去了一旁的廂房,海壽遲疑了一下並沒有跟過去,而且上了停在門口的一輛馬車。

雖然現在是八月,但廂房裏卻有一個火盆,燃著熊熊的炭火,一名內侍立在火盆的一側,手裏捧著一個黃色的卷軸,見到朱高煦後躬身行禮。

朱高煦把手上的托盤放在桌子上,掀開黃色錦布露出了一個黃色的卷軸,是這次楊榮和海壽護送進京的永樂帝遺詔。

“父皇,你也太偏心了,先不說靖難時我立的功勞可比大哥多得多,論勇武,論才德,我哪一點比不上大哥?”打開遺詔看了一眼後,朱高煦冷笑著將其合上,嘴角的笑意顯得有些猙獰,隨後把它甩手扔進了麵前的火盆裏。

“天下本就該有能者居之,你放心,我一定會使得大明江山永固,開創一代盛世!”望著在火盆裏燃起火焰的遺詔,朱高煦的臉上流露出一絲得意的神色,意氣風發地說道。

等遺詔化為了灰燼,朱高煦從一旁的內侍手中拿過捧著的那道黃色卷軸放在了托盤上,重新用黃色錦布蓋好,推門走出了房間。

守在門外的兩名侍衛隨即進了房裏,等他們出來的時候,一名侍衛的肩上扛著一個麻袋,麻袋裏好像裝著一個人。

自此,世上再也沒有人見過屋子裏那個目睹了朱高煦焚毀遺詔的內侍。

“海少監,遺詔可要拿好了。”朱高煦來到海壽所乘坐的馬車時,一旁的侍衛掀開了車簾,他微笑著把托盆遞了過去,不動聲色地說道,“海少監在禦馬監也不少年了,本王看海少監應該往上走走了,掌印太監一職非海少監莫屬。”

“謝王爺。”海壽雙手捧著托盤,連忙向朱高煦道謝,雙目閃過一絲喜色。

禦馬監是內廷二十四衙門中僅次於司禮監的第二大衙門,禦馬監太監地位尊貴,海壽當了十來年的少監,早就想著能升任太監一職。

朱高煦見狀麵露滿意的神色,起身上了自己的馬車,海壽與楊榮不同,楊榮傾向於太子,想要維護大明的正統,而海壽是內侍,隻忠於未來的皇帝,至於誰來做皇帝,就不是他們所考慮的事情了。

停在永安鎮的隊伍隨即啟程,浩浩蕩蕩地趕向了京城,朱高煦坐在馬車裏閉目養神,現在他勝券在握,金鑾殿上的龍椅已經近在咫尺,唾手可得。

行進的途中,不少駐紮在沿途的京衛紛紛加入到了隊列裏,這使得隊伍的規模越來越大,氣勢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