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禦駕親征(四更)(2 / 2)

“陛下,太師雖然勇武善戰,可此事事關大明江山社稷,陛下還是應當親征。”楊榮聞言,雙目不由得流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張輔與漢王之間的關係人盡皆知,要是用他領軍的話,天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

雖然張輔擒住了枚青送給了宣德帝,但是又能保證這不是漢王和張輔使出的一招苦肉計,一旦張輔領著那十萬精銳投奔了漢王,後果可就不敢設想。

“此去平叛路途艱險,而戰事瞬息萬變,隨時都有可能受到敵軍突襲,倘若陛下有個意外,豈是你我所能擔待起的?”張輔豈會不知楊榮的心思,於是冷笑了一聲,沉聲質問。

“倘若不能一戰而平定漢王,定有宵小之徒投靠,那麼漢王勢必起勢坐大,屆時無人能擔此重責。”楊榮自然不甘示弱,冷冷地反駁道。

張輔越是想帶兵平叛,楊榮就越是懷疑他的動機,因此也就越加不會讓他掌兵,以防不測。

見兩人爭執了起來,於是大殿上的文臣和勳貴們隨即也加入了戰局,文臣一邊倒地支持楊榮,而勳貴們全部支持張輔,演變成為了文官集團和勳貴集團的較量。

宣德帝見兩派在太和殿上吵得不可開交,而且都有著幾分道理,於是沉吟了一下後不由得望向了夏元吉、蹇義和楊士奇、楊溥、金幼孜、黃淮等人,他們幾個一直沒有開口發表意見。

在宣德帝看來,派遣朝中勳貴領兵平叛雖然是例行之舉,但卻無法保證能平定漢王的叛亂,因此帶來難以想象的嚴重結局。

而禦駕親征固然增加了許多勝算,可是無法保證他的安全,保不準漢王會派人進行突襲,這使得宣德帝左右為難。

“臣不才,激變宗藩親王,罪該萬死!”夏原吉見宣德帝看向了他,連忙摘下了頭上的烏紗帽,跪在地上向瞻基請罪。

“愛卿為大明勞心盡力,何罪之有?漢王所言不過是拿你當個借口而已,是福是禍朕願與你一起分擔。”宣德帝聞言搖了搖頭,吩咐金英將夏元吉扶了起來

“陛下,難道您忘記了當年李景隆之事嗎?要想對付漢王,非得陛下禦駕親征不可!”夏元吉起身後,沉吟了一下,望著宣德帝高聲說道。

夏元吉的話不僅使得宣德帝的臉色為之一變,也使得太和殿上一陣騷動。

二十多年前,永樂帝奉天靖難時,建文帝派太子太傅、曹國公李景隆率領五十萬南軍前去平叛,結果被燕軍殺得慘敗,導致與燕軍陷入了持久戰。

不僅如此,當年永樂帝率軍突襲南京城的時候,李景隆開城投降,使得建文帝沒有等到各地勤王之師的到來,進而失了皇位。

李雲天聞言嘴角流露出一絲笑意,看來薑還是老的辣,一開口就擊中了問題的要害。

“陛下,往事可鑒,平叛之事不可失策,現在漢王立足未穩,倘若陛下禦駕親征,卷甲韜戈前往,一鼓作氣就能將其平定,這就是先聲有奪人之心。如若命將領出征,恐怕不濟。”

夏元吉見宣德帝似乎還有猶豫,於是有條不紊地說道,明確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支持楊榮的決定。

“陛下,臣附議!”夏元吉的話音落後,楊士奇站了出來,拱手說道。

隨後,蹇義、金幼孜等人也出班,聲援楊榮。

隨著楊士奇等人支持楊榮,宣德帝不由得望向了人群中的李雲天,李雲天見狀連忙微微頷首,在他看來夏元吉言之有理,宣德帝要想贏得與漢王的這一戰,必須禦駕親征,否則派遣那些勳貴的話後果難以預料。

“既然如此,朕決意禦駕親征!”見李雲天點頭,宣德帝終於不再猶豫,宏聲宣布道。

“陛下,漢王有勇無謀,驕橫無忌,麾下所部雖人數眾多,但卻是臨時強征的百姓,是一群臨時拚湊起來的烏合之眾而已,陛下乃萬金之軀,千萬不可以身犯險,臣隻要率兵十萬就能擒拿漢王。”

張輔聞言不由得麵色一變,連忙衝著宣德帝拱手說道,“我等身為武將,如若不能為陛下分憂,實在是慚愧之至。”

“陛下三思!”大殿右側的勳貴聞言,不由得向宣德帝一躬身,異口同聲地說道。

“太師好意朕心領了,雖然爾等足以平定叛亂,但朕金口玉言,既然已經決意禦駕親征,豈可出爾反爾。”

宣德帝的眉頭微微皺了一下,隨後沉聲向張輔說道,事關大明的江山社稷,他豈敢有絲毫的輕怠。

況且,宣德帝現在心中並不信任張輔,張輔越是想要帶兵平叛,他自然也就越不會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