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2 / 2)

“陛下!”

宣德帝正想著煩心事,楊士奇急匆匆地走進了院子,手裏拿著一份公文,神情嚴肅地說道,“剛接到消息,叛逆魯仲乾領軍偷襲了忠國公派來的援軍,兩萬援軍死傷過半,剩下的人已經退回了真定城。”

“什麼?”宣德帝聞言頓時大吃了一驚,雙目流露出了驚愕的神色,如此一來真定府的兩萬援軍豈不是來不了了。

自從得知了張昊在德州大敗而歸的消息,魯仲乾就已經意識到宣德帝會從真定府調兵,故而早就做了安排,援軍一離開真定城他就率領著三萬人追了過去,在半路上襲擊了援軍。

經過一番血戰,真定城的援軍最終落敗,不得不撤回了真定城。

本來,這兩萬援軍離開對魯仲乾來說是好事,可從全局來看魯仲乾卻不能放任他們去景州,以免壞了漢王在山東的大事。

不得不說,魯仲乾的這次偷襲是成功的,他順利騙過了周征,並且事後迅速撤了回來,其軍事素養之高令人刮目相看。

宣德帝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他知道這次的事情錯不在周征,如果不是他從真定府抽調兵力,那麼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傳朕的旨意,從京城調三萬親衛來景州!”沉吟了一下,宣德帝麵無表情地向一旁侍立的金英說道。

既然從真定府無法調來兵力,那麼宣德帝就隻好把目光轉向了京城,抽調京城的親衛前來增援景州。

親衛守皇城,相當於以前的禦林軍,戰鬥力要弱於京衛,況且京衛調走後又有著守護京城的重任,另外還要兼顧居庸關的局勢。

故而,表麵上看起來在京的親衛人數不少,有著近十萬,可是分配到偌大的京城裏,人數上並不占優。

宣德帝這也是沒辦法了,為了攻下德州,他隻有從京城調集親衛前來。

“奴才遵命。”金英聞言連忙起身走去,前去擬調兵的聖旨。

“告訴鄭王和襄王,給朕編練出一支十萬人的大軍,朕明年要用。”金英沒走幾步,宣德帝想起了什麼,沉聲囑咐道。

金英聞言轉身向宣德帝一躬身,急匆匆離開。

楊士奇的眉頭微微皺著,他知道宣德帝這下是真的急了,不僅調親衛前來景州,還讓鎮守京城的鄭王和襄王編練軍隊。

此次平叛前,宣德帝已經征了一次兵,對象是軍戶,這次要想編練十萬人,看來要從民戶中征召了。

本來,宣德帝並不想因為平叛而驚動民戶,那樣無疑會使得北直隸的百姓產生恐慌,也會給外界一種明軍無力抵抗叛軍的印象。

按照宣德帝的計劃,他既然禦駕親征,那麼就有勢在必得的心思,想要在年前結束漢王叛亂的事情,可依照現在的局勢,他不得不放眼來年再與漢王決一死戰,故而要求鄭王和襄王編練新軍出來。

楊士奇雖然很想給宣德帝分憂,可惜他是文官,並不通曉軍事,故而無能為力。

晚上,宣德帝將楊士奇和張輔等近身重臣召來用膳,席間商議如何應對當前嚴峻的平叛局勢。

經過商議,大臣們拿出了兩套方案,一套方案是在十一月份集中兵力進攻德州,拿下德州城,迫使漢王退守樂安。

另一套方案是調集兵力增援周征,先解決真定府的戰事,然後由周征主導對德州的進攻。

無論是哪套方案,前景都不甚樂觀,以當前的形勢來看,要想在十一月份攻下德州困難重重,畢竟漢王並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而真定府的魯仲乾同樣難纏,周征要想徹底擊潰魯仲乾也有非常大的難度,雙方十有八九會在真定府長期對峙下去。

另外還有一個方案,隻不過現場的人都沒敢提及,那就是讓張輔代替張昊,指揮平叛大軍進攻德州。

很顯然,宣德帝並沒有讓張輔執掌兵權的意思,否則的話也就輪不到張昊領軍,至於其中的緣由大家心知肚明,誰也不敢貿然開口,以免犯了宣德帝的忌諱。

再者說了,萬一張輔率軍歸附了漢王,那麼提出這個方案的人豈不是成為了千古罪人?

麵對著兩套方案,宣德帝一時間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雖然他傾向於第二套方案,但周征短時期內無法結束真定府的戰事,時間上他等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