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沐晟,就不得不說他的老爹,大名鼎鼎的黔寧王沐英。
沐英不僅是大明的開國元勳,而且還是洪武皇帝的養子,由於父母死於戰亂,八歲時就被洪武皇帝和馬皇後收養,深得洪武皇帝的信賴。
馬皇後病史時,沐英痛苦萬分,悲痛到嘔血的地步,由此可見母子情深。
洪武皇帝雖然殺了很多從龍的功臣,但卻對沐英寵愛有加,將其當為了親子一般。
由此可見,沐家與皇室的關係非常微妙,因此民間還有傳言說沐英是洪武皇帝的私生子。
即使是洪武帝駕崩後,明朝的曆任帝王對沐家也都是恩寵有加。
永樂初期,朝廷非常重視文武眾臣對藩王的禮儀,忠誠伯、兵部尚書茹瑺路過長沙而未去拜謁分封在長沙的穀王朱橞,結果被永樂帝派錦衣衛抓進監獄,被迫服藥自盡。
不過,沐晟卻敢當眾麵斥責在雲南胡作非為的岷王朱楩,朱楩進京後隨即向永樂帝告狀,可明成祖卻絲毫不怪罪沐晟,對沐家的恩寵可見一斑。
洪熙帝即位後,加封沐晟為太傅,並為沐晟鑄造了征南大將軍印信,此後沐家鎮守雲南時都兼任征南大將軍,總領雲南兵事,權力極大。
沐晟承其父兄的基業鎮守雲南,戰功赫赫,名聲遠揚。
他不僅討伐平定過雲南麓川的叛亂,而且張輔當年平定交趾時也立下了大功,是一員經驗豐富的驍將。
張輔當年平定交趾時,永樂帝一共派了兩路軍馬,其中主攻的是張輔,從廣西進交趾,輔攻的是沐晟,從雲南進交趾。
雙方一路上高歌猛進,打得交趾叛軍是丟盔卸甲,最後在白鶴會師,合兵打下重鎮多邦,捉拿了作亂的原安南國國王駙馬黎季犛,進而平定了交趾的叛亂。
事後,張輔因平定交趾的戰功得以榮升英國公,沐晟也因功晉封黔國公。
宣德帝和楊士奇、張輔等人萬萬沒有想到,竟然連他們寄予厚望的沐晟也會被叛軍擊敗。
雖然沐晟的軍力不如柳升,但是應該足以自保,誰成想交戰後死傷一萬多人,頗為狼狽地逃走。
此時此刻,麵對柳升戰死,沐晟敗逃的這種局麵,朝中能領兵出征的勳貴變得寥寥無幾,實力在柳升和沐晟之上的勳貴可謂少之又少。
李雲天的嘴角流露出一絲苦笑,他也沒有料到沐晟竟然也陰溝裏翻了船,被叛軍狠狠地咬了一口,這無疑使得交趾的形勢變得更加複雜。
除了沐晟兵敗外,王通還帶來了另外一個消息,那就是黎利宣稱已經找到了安南國王陳氏的後人,名叫陳暠,陳暠已經向宣德帝上表,請求宣德帝能冊封其為安南國國王,雙方止戈息武,安南重為大明屬國,年年進貢。
李雲天看了之後覺得異常可笑,當年張輔之所以征交趾,就是因為安南國國王的駙馬黎季犛暗中叛亂,將安南國的陳姓王族全部屠殺。
黎季犛宣稱自己是虞舜帝姚重華的後裔胡公滿的子孫,因此改名胡一元,讓他的兒子胡蒼當皇帝,自己當太上皇,在安南建立起了大虞帝國。
在隨後給永樂帝的奏章上,黎季犛說陳氏王族已經全部死於一場由部下發動的叛亂中,而其子胡蒼是安南國國王公主之子,請求讓其成為安南國國王。
由於安南距離京城路途遙遠,再加上是屬國,永樂帝因此信了黎季犛的話,冊封胡蒼當安南國王。
巧合的是,陳氏王族的人並沒有死絕,有一條漏網之魚,就是安南國國王之子陳天平,卻逃到臨近的南掌王國,也就是現在老撾。
南掌王國是大明的藩屬之一,因此將陳天平送到了南京。
巧合的是,黎季犛的使節也到了南京,這些使節本是安南國陳氏王朝的故臣,見了陳天平後慌忙驚愕下拜,無意中證實其安南國王子的身份,也知道是黎季犛殺了安南國陳氏王族的事。
永樂帝隨即向黎季犛責問其叛亂之事,黎季犛連忙上奏章謝罪,請求準予其迎接陳天平返國複位。
永樂三年,永樂帝派大將黃中率軍五千人,護送陳天平回國。
次年,黃中一行進入安南國境,沿途迎接的人員都十分恭順,這使得黃中的戒備為之大為鬆懈。
當黃中率軍來到芹站(富良江北岸)時,山路險峻,樹林茂盛,又時逢大雨。
正當隨行的胡軍忙著搭建營帳避雨時,忽然周圍林間伏兵四起,衝進護軍中將陳天平殺死,然後迅速向南撤退,渡過了富良江。
永樂帝派往安南國的幾名使臣在陳天平的身邊,也都在襲擊中被那些伏兵殺死。
黃中見狀大驚失色,連忙調集兵力反擊,無奈富良江上的橋已被砍斷,伏兵在南岸叩拜,表明其無意觸怒大明,隻不過是陳天平冒牌的安南國妄王子,故而將其除掉,安南國貧乏不能款待大明的使臣,請黃中回去,屆時安南國新國王胡蒼自會向永樂帝請罪。”
永樂帝對黎季犛父子的挑釁大為震怒,這才有了張輔平定安南,桌抓了黎季犛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