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帝王之術(第一更)(2 / 2)

可洪武帝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雖然他殺了那些開國勳貴給建文帝鋪平了道路,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個隱患,使得永樂帝靖難的時候建文帝無將可派。

倘若開國時的那些開國勳貴還在的話,永樂帝想要憑他手下的數萬燕軍奪取天下根本就不可能,要知道即便是建文帝手下沒有能征善戰的將領,靖難之役也打了三年多,足見過程的艱辛。

對宣德帝來說,年輕的他自然不可能殺了那些靖難勳貴,畢竟大明的征戰還需要這些勳貴們來統軍。

因此,宣德帝唯有采用拉攏和分化的手段來對付他們,一方麵扶植那些開國勳貴的襲爵者,另外一方麵就是借著對外征戰培養出忠於他的新一代勳貴來。

梁少傑就是被宣德帝選中的作為新一代勳貴來培養的人,隻不過讓宣德帝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李雲天會成為他登基後第一個獲得封爵的人,而第二個人則是王簡,著實令他感到驚喜。

與此同時,宣德帝在平定漢王戰亂的戰事中看見了李雲天的軍事才華,得到了一名文武兼備的嫡係臣子。

這次交趾平叛,宣德帝除了希望李雲天鏟除那些叛軍外,還希望能借著此次平叛進封一批像梁少傑這樣的新勳貴,以與靖難勳貴相製約和抗衡。

李雲天身為宣德帝最器重和信賴的人,豈會不知道宣德帝的心思,故而他此次所要點的那些隨軍出征的將領肯定與靖難勳貴無關,將從各都督府中那些年輕的將領中進行挑選。

其實,李雲天更願意隻帶著三千驍武軍前去平叛,至於隨軍的將領他一個都不想要。

可這種想法卻不現實,因為不要說宣德帝了,就是朝中的那些文武大臣也不會目睹這種情形發生,以免李雲天擁兵自重,尾大不掉。

“傳朕旨意,任命驍勇伯王簡為此次平叛左副總兵,都指揮同知梁少傑為右副總兵,敕太子少保、軍閣次輔張本隨軍參讚軍務!”

宣德帝對梁少傑的回答非常滿意,沉聲下達了諭旨,指定了了王簡、梁少傑和張本在此次平叛中的職務。

“臣領旨謝恩!”張本、王簡和梁少傑聞言,一起躬身向宣德帝說道。

大殿內的文武眾臣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相互間愕然對視著,宣德帝讓梁少傑擔任平叛大軍中除了李雲天和王簡外執掌兵權的第三號人物,那麼此次跟隨李雲天前去交趾的將領將隻能擔任都指揮同知以下的職務。

在眾人看來,宣德帝此舉是為了給李雲天掃清平叛時的來自軍中的阻力,倘若招那些都督們進入軍中很可能居功自傲,不聽從李雲天的指揮。

真正能看出宣德帝真實用意的人寥寥無幾,畢竟外界的注意力都被李雲天所吸引,而忽視了宣德帝的布局。

本來,朝中的文武大臣們還以為此次朝會肯定會為了交趾是戰是和的事情吵得不可開交,而隨著宣德帝出人意料地下達了讓李雲天平叛交趾的聖旨,太和殿上的局勢隨之變得平緩,朝會在中午之間就波瀾不驚地結束。

按照宣德帝的諭旨,軍閣立刻在城內張貼出了第三次平叛交趾的告示,告訴京城百姓李雲天兩天後率領驍武軍前去交趾平定叛亂,以平息京城裏關於交趾戰事的流言蜚語,穩定民心。

“鎮武伯,太後有懿旨,召你前去慈寧宮!”退朝後,李雲天被楊士奇和張輔等朝中重臣簇擁著走出了太和殿,邊走邊聊著此次平叛的事宜,剛出殿門,一名立在門外的內侍迎上前,衝著李雲天一躬身說道。

李雲天聞言微微一怔,如果宣德帝傳召他的話他還能理解,可張太後要召見他,這就顯得有些怪異了。

雖然心中覺得有些奇怪,但李雲天並不敢怠慢,告別了楊士奇和張輔等人,跟著那名內侍急匆匆地趕去了坤寧宮。

“太師,太後此時召見鎮武伯,您看所謂何事?”望了一眼李雲天離去的背影,楊士奇有些好奇地問向了張輔。

周圍的眾臣聞言不由得看向了張輔,都覺得此時頗為奇怪,很顯然張太後這個時候如此著急地見李雲天不會為了交趾平叛的事情,因為張太後幾乎從來不過問朝中的政事,而且也沒有必要如此突兀地見李雲天。

若要論起與皇家的關係,勳貴們可比文臣要近得多,宣德帝和張太後時常都要宴請那些勳貴。

張輔作為勳貴之首,自然比其他人更了解張太後,知道張太後的事情也更多。

“太後召見,自然是喜事了。”張輔聞言微微一笑,意味深長地向楊士奇說了一句,隨後抬步離去。

“喜事?”楊士奇和周圍的大臣們聞言,臉上頓時流露出了疑惑的神色,不知道喜從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