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用心良苦(第一更)(1 / 2)

隆慶郡王的祖上是洪武帝五服以內的堂兄,因此得以被封為郡王,不過與洪武帝的親戚關係要比肅王的祖上和福王遠一些。

李雲天之所以會帶王彬去交趾而且留他在驍武軍參謀部做事,除了王彬的妻子――隆慶郡王嫡次女水雲縣主托朱玉馨說情外,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王彬才華橫溢、生性灑脫,在李雲天看來是一個精於謀略的人才,故而才將他安置在參謀部這種要害部門。

王彬與水雲縣主之間的結合充滿了一絲浪漫的味道,按理說王彬金榜題名後已經不符合與水雲縣主成親的條件,他將被安排到京城各大部院中曆練,並且得到考庶吉士的機會。

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喝完了順天府尹給新科進士們準備的瓊林宴後,王彬竟然徑直去了隆慶郡王府找隆慶郡王提親,放棄他的大好前程想要迎娶水雲縣主,而水雲縣主也跪在地上請隆慶郡王成全兩人。

原來,王彬在京城備考的時候偶遇水雲縣主,兩人一見傾情,故而王彬舍棄了自己的仕途,否則水雲縣主將嫁給別人。

隆慶郡王對此是又驚又喜,萬萬沒想到自己會有一個進士女婿,因此自然不會反對此事,暗地裏買通了負責水雲縣主婚事的官員,使得王彬最終成為了隆慶郡王府的儀賓,在民間留下了一段才子佳人的佳話。

本來,王彬和水雲縣主恩恩愛愛,如膠似漆,小日子獲得滋潤甜蜜,可當李雲天被宣德帝進封為鎮武伯後,王彬的眉目間就多出了一絲淡淡的憂愁,敏銳地被水雲縣主察覺。

俗話說龍翔九天,作為一名滿腹經綸、心高氣傲的男人,王彬雖然對水雲縣主一往情深,但是內心深處又豈會甘於平淡的生活?

他也想像李雲天那樣建功立業,可惜仕途之路已經隨著成為隆慶郡王府的儀賓而被徹底堵死,隻能徒呼奈何,空有一腔抱負而無用武之地。

麵對王彬的苦惱,水雲縣主是看在眼裏急在心上,在大明祖製麵前她無能為力,根本就幫不了王彬。

除非……除非王彬能像李雲天一樣能在戰場上立功封爵,成為大明的勳貴,否則無法擺脫大明祖製的限製進入官場。

然而,想在戰場上立功又談何容易,戰場上刀光劍影,腥風血雨,保不準小命就沒了。

尤為重要的是,王彬首先必須要擁有武職,因為按照大明祖製隻有武官立軍功後可以進爵,文官即使立下再大的功勞也隻能晉升官階。

以李雲天為例,他是兩榜出身的文官,平定漢王叛亂後之所以能得以進封伯爵,是因為當時身上有兩個武職,一個是講武堂總教官,另外一個就是兼掌軍閣武選清吏司武舉廳主事。

如果沒有武職的話,即使李雲天在黑牛鎮出生入死,最後得到的不過是官階的提升和宣德帝的賞賜而已。

然而,武職並不是那麼好來的,大明的軍隊實行屯兵製,各級軍官都是世襲而來,可謂一個蘿卜一個坑,哪裏有多餘的官職出來?

畢竟,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李雲天那麼好的機遇,能夠同時擔任文官和武官,通常而言文官和武官是不能夠相互轉換的,因為這不僅涉及了雙方的利益,而且術業有專攻,誰會接納一個外行來擔任自己的上司?

李雲天之所以能成為武官,得益於他所進行的一番精密籌劃,先是擔任京師講武堂總教官,然後說服宣德帝成立了軍閣,將兵部和五軍都督府並在了一起,使得兵部的文官轉為了軍閣的武官。

京師講武堂又是兵部的下屬部門,李雲天自然而然地就隨著兵部並入軍閣有了武官的身份,與此同時他也是都察院的監察禦史,進而一舉跨越了文官和武官的界限,可謂神不知鬼不覺。

說起來,王彬的身份很特殊,雖然他無法涉足仕途,但卻是大明不折不扣的官員,因為按照禮製大明縣主的儀賓是個從六品的閑散官職,隻拿俸祿而沒有實際職務。

簡單來說,如果縣主的儀賓是個沒有功名的白丁,那麼迎娶了縣主後就將成為大明從六品的官員,搖身一變擁有了官身,徹底告別庶民的身份。

這就是為何那些仕途無望的商賈子弟趨之若鶩的原因,有了皇親國戚的頭銜,那些商賈的社會地位將水漲船高,生意上也會少很多麻煩。

值得一提的是,儀賓和駙馬一樣都是大明的皇親國戚,其並不屬於文官和武官的範疇,不過官袍服飾的禮製與公侯伯這些勳貴相同。

別看王彬是隆慶郡王府的儀賓,貴為皇親國戚,可他要想獲得武職也並不容易,唯有隆慶郡王從宣德帝那裏給他求來一個武職,然後報備軍閣。

這意味著王彬的後人將成為大明的軍戶,以後無法再考科舉,隻能投身行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