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霧裏看花(一更)(1 / 2)

接到黎利下令集結的命令時,交州城裏的叛軍正過著悠閑的日子,不少人在街上遊蕩尋找樂子,等待黎利正式執掌交趾政權後立功行賞。

伴隨著黎利命令的下達,整個交州城頓時亂成了一團,膠州城裏到處可以看見火急火燎地返回軍營的叛軍士兵。

令黎利感到有些惱火的是,第二天,他召集手下將領和文官前來商議此次軍事行動的時候,有幾名將領和文官竟然無法聯係上,也不知道去了哪裏,看樣子沒在交州城裏。

黎利一邊讓人尋找那幾名將領和文官,一邊將安梁縣城發生的事情告訴了參與議事的眾人,使得現場的人們無不大吃了一驚,誰也沒有想到三江城的明軍還有反擊的力量。

後來,在黎利的提醒下,那些官員紛紛意識到可能是明軍的援軍來了,而且十有八九就是官府告示上所說的驍武軍,這使得現場的氣氛頓時就緊張了起來,誰也沒有想到驍武軍來得如此之快。

“王爺,會不會明軍早就趕了過來,官府所發的告示隻是掩人耳目而已?”在眾人交頭接耳的議論聲中,一名中等身材、四十多歲的男子望向了黎利,沉聲問道。

這名中等身材的男子就是黎利的身邊的重要謀臣黎隻,讓黎利從明軍重兵把守的清化府南下攻擊乂安府,進而一舉給黎利打開了局麵,迅速發展壯大。

聽聞此言,現場頓時安靜了下來,人們紛紛望向了黎利,這也是他們心中所想的事情。

“王爺,下官覺得偷襲安梁縣城的人應該不是驍武軍,明廷的皇上豈會意料到他派來交趾的征虜副將會戰死,並且得到一場大敗?”

這時,一名坐在黎利下首位的消瘦中年人沉吟了一下,神情嚴肅地望著黎利說道,“在下官看來,這次偷襲了安梁縣城的人一定是三江城中的那些明軍,新來的定南將軍此時就在三江城裏,這極有可能出自他的手筆。”

這位消瘦中年人就是阮焉,黎利身旁的首席謀臣,幫黎利打理交趾叛軍的軍政事宜,如果沒有阮焉的話黎利根本不可能發展得如此之快。

值得一提的是,《平吳大誥》就是出自阮焉之手,深得黎利的信賴。

“你是說,是明軍定南將軍籌劃了這次偷襲?”黎利的眉頭頓時緊緊皺了起來,由於一直輕視李雲天所以他沒有想到這一點,豈會認為李雲天能有如此的魄力?沉吟了一下後眉關緊鎖地問向了阮焉。

“正是。”阮焉聞言點了點頭,有條不紊地說道,“下官聽聞這位定南將軍雖然年輕,但是行軍打仗很有一手,在黑牛鎮擊敗了明廷兵強馬壯的漢王。”

“王爺,那位定南將軍雖然年輕,不過不可小覷此人,此人是進士出身,又能被明廷皇上任命為統兵主帥,足見其有幾分真本事,否則在軍中將無以服眾。”說著,阮焉不動生色地提醒黎利。

曾幾何時,阮焉還與黎利無話不談,是生死與共的好兄弟,可是隨著叛軍在交趾日益壯大,黎利身上的威嚴也跟著日重,這使得阮焉不得不進行改變,逐漸調整了自己在黎利麵前的角色,從兄弟成為黎利的部下,對黎利多出了幾分恭敬。

黎利聞言雙目閃過一絲詫異的神色,沒有想到阮焉竟然如此器重李雲天,也如此看好三江城的那些殘兵敗將。

“阮大人,你說本王該如何做?”不過,阮焉的主意曆來獨到,看待事物堪稱一針見血,從未出過紕漏,故而抬頭看向了他。

現場的眾人也紛紛望向了阮焉,阮焉堪稱是叛軍的軍師,叛軍遇到重大事務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以他的主意為準。

“王爺,下官以為當務之急是趕到立濂州,明軍善於攻城,下官擔心立濂州的陳將軍會吃虧。”阮焉沉吟了一下,有條不紊地說道,“同時,調集城中大軍進攻三江城!”

“進攻三江城?”在座的眾人聞言不由得麵麵相覷,三江城前麵可還有一個安梁縣城,如果繞過安梁縣城的話,豈不是很容易就被明軍截斷了進入三江府叛軍的退路?

“王爺,三江城的明軍主要來自交州城,兵馬不過數萬而已,明軍既然能在短暫時間內攻破安梁縣城,意味著進攻安梁縣城的明軍是精銳,那麼留守三江城的明軍自然是老弱之兵。”

阮焉微微一笑,向黎利解釋道,“明軍定南將軍之所以要冒險派兵襲擊安梁縣城,一方麵是鼓舞明軍的士氣,另外一方麵是想以此嚇住我軍,依托安梁縣城與我軍對峙,拖延時間,隻要我軍趁機攻打兵力空虛的三江城,三江城旦夕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