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各顯神通(2 / 2)

“你們都下去,本官有話要對陳大人說。”胡瀅麵無表情地向陳文仁微微頷首,然後沉聲吩咐房間裏隨行的護衛和官吏。

胡瀅是大明的戶部尚書,他的話現場的人自然要聽從,因此紛紛抬步走了出去,並將房門緩緩關上。

沒過多久,麵無表情的胡瀅拉開房門走了,房間裏隻剩下臉色慘敗、眼神絕望的陳文仁。

李雲天第一時間就知道了這件事情,雙目不由得流露出一絲憐憫的神色,陳文仁在洪熙朝的時候擔任南京戶部侍郎,而宣德帝隻打算追究宣德朝以來兩淮鹽道和南京戶部相關官吏的罪責,因此陳文仁自然就成為了最佳的替罪羔羊。

這也是為何李雲天在給宣德帝的奏章中隻提到宣德朝以來兩淮鹽道流失的鹽稅稅金數額,而沒有涉及到洪武朝、永樂朝、洪熙朝甚至建文朝,已經無形中向外界表明了他查案的底線。

其實,根據那些鹽商提供的賬冊記載,李雲天已經掌握了洪武朝末期以來兩淮鹽道貪墨的確鑿證據。

永樂帝遷都前,兩淮鹽道鹽引的簽發由位於南京城的京師戶部負責,這就使得不少戶部官員牽涉其中,作為大明的第一大部院衙門,戶部出身的京城和地方的高官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

倘若李雲天按照那些證據查下去的話,大明的京師戶部和南京戶部必定遭受一場浩劫,順帶牽連朝廷那些戶部出身的官員,再加上從兩淮鹽道獲得了好處的官員,整個大明官場就要引發一場劇烈的震蕩,後果難以預料。

另外,宣德帝也不想兩淮鹽道的事情牽涉到駕崩的洪武帝、永樂帝和洪熙帝,故而決定宣德朝時查起,陳文仁身為南京戶部侍郎自然要扛起這個罪責。

就在胡瀅見了陳文仁的第二天,陳文仁在獄中寫了認罪狀,將兩淮鹽道的罪責一股腦地給扛了下來。

李雲天拿到陳文仁的認罪狀後開堂提審了他,當著楊溥和胡瀅等人的麵陳文仁承認了認罪狀上的全部罪行,然後脫下頭上的烏紗帽跪在堂前請罪,成為了兩淮鹽道和南京戶部最後一名認罪的涉案官員,同時也是級別最高的一名官員。

由於兩淮鹽道貪墨案涉案人員眾多,凡宣德朝在兩淮鹽道和南京戶部任職的官吏幾乎被一網打盡,就連那些已經調任別處的官吏也被抓了回來,故而李雲天的新年是在揚州城度過的。

在查案的同時,李雲天還有另外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追繳涉案人員所涉及的贓款,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而且僅僅在過年前他就嚴懲了數十名在清點那些涉案人員財產時企圖據為己有的官吏。

宣德七年元月底,楊溥和胡瀅心滿意足地乘船離開了揚州城返回京城向宣德帝複命,兩淮鹽道貪腐案在李雲天雷厲風行的查辦下基本上已經完結,其首犯、主犯以及重要案犯的罪行皆以查明,剩下的就是一些細瑣的收尾事宜。

此次兩淮鹽道貪腐案,兩淮鹽道和各地鹽道衙門的官吏被一網打盡,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鹽商也悉數被抓,雙方可謂全軍覆沒。

據初步估算,牽涉兩淮鹽道貪腐案的案犯以及家眷近三萬人,從規模上而言已經與洪武皇帝時期的胡藍大案相比肩。

尤為令人感到震驚的是,據初步估算,李雲天此次通過抄家收繳的財物的價值高達一億兩千萬兩白銀,足以抵得上大明國庫四十年的稅收。

雖然兩淮鹽道貪腐案看似已經落下了帷幕,不過京城的官場卻籠罩著一股不安的氛圍,因為李雲天手中已經掌握了兩淮鹽道和鹽商總會賄賂朝廷官員的證據,不僅六部陣營不少官員都收受過賄銀,而且內閣陣營有些官員也收受過好處。

畢竟洪熙帝之前朝堂上的文官都是六部陣營的人,等洪熙帝加強了內閣的權勢後這才形成了內閣與六部對峙的局麵,因此內閣陣營的官員可以說是從六部中分化而來的,自然也從兩淮鹽道的鹽務上得過好處。

隻不過隨著內閣與六部的爭鋒,內閣陣營的官員已經與六部陣營掌控的兩淮鹽道漸行漸遠,故而自然也就無法再從中得到利益。

對於李雲天手裏的證據,即便是胡瀅和楊溥也沒有見過,因為李雲天從未拿出來過,兩人自然也不方便向李雲天索要,說到底李雲天才是兩淮鹽道的主審,這些證據是否拿出來的決定權在李雲天。

況且,李雲天已經協調好了內閣和六部在兩淮鹽道貪腐案中的利益關係,兩人也沒有必要去自尋煩惱,李雲天既然沒有公布那些證據肯定有他的想法。

經此一案,昔日風光顯赫的鹽商成為了江南商界的曆史,九州商會正式執掌江南商界牛耳,進而拉開了江南商界革新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