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奶奶所言極是,孫兒也這樣認為。”正統帝聞言微微一笑,然後向李雲天說道,“忠武王,增援西域一事暫且擱下,等西域戰局清晰後再做定奪。”
“臣遵旨。”李雲天沒有絲毫爭辯,不動聲色地接下了正統帝的這道聖旨。
其實,正統帝並不希望李雲天去西域,一來西域環境惡劣,戰況又危險,二來他希望李雲天能留在京城教他學業,從李雲天那裏他獲益良多。
“皇上、太皇太後,臣覺得為了萬全起見,想讓那十五萬援兵先行集結,倘若情況有異可以隨時出擊。”隨後,李雲天抬頭望向了正統帝和張氏太皇太後,有條不紊地說道。
正統帝聞言不由得望向了張氏太皇太後,他年齡尚幼無法親征,故而需要張氏太皇太後給他拿主意。
雖然張氏太皇太後認為李雲天此舉好像有些杞人憂天,宋海連帖木兒帝國的軍隊都擊敗了,更何況小小的北元。
不過,李雲天的建議並非不無道理,況且李雲天既然已經在大殿上開了口她豈能當眾駁了李雲天的麵子,再怎麼說這西征軍的大功應該是李雲天的才對,因為李雲天才是最佳的統軍人選,如果李雲天統軍的話絕對不會發生黑水城的敗仗。
況且要不是李雲天建立起了一條係統完善的後勤保障線路,西征軍的這次西域之行將充滿了坎坷,絕對不會如此及時地趕赴東察合台汗國。
“朕準你所奏。”因此,張氏太皇太後略一沉吟就向正統帝微微頷首,正統帝隨即高聲向李雲天說道。
“臣謝主隆恩。”李雲天聞言向正統帝一躬身,宏聲說道,這是他現在唯一能做的一件事情。
退朝後,文武百官們三五成群地往宮外走著,邊走邊饒有興致地議論著今天在太和殿上發生的事情,用一波三折來形容真是再合適不過。
誰能想到楊三宇會在黑水城下戰敗,使得西域的形勢頃刻之間就變得萬分危急,誰又能想到宋海及時打了一場大勝挽回了敗局。
如果宋海的勝仗在楊三宇的敗仗之前送遞京城,恐怕現在張氏太皇太後的心情就沒那麼舒暢。
恐怕這就是命數了,宋海的大捷戰報不偏不倚,恰好在朝廷準備向西域派遣援軍的時候出現,這就使得藍葉城的勝仗顯得至關重要,宋海的戰功就得以被放大。
現場最高興的恐怕要數那些開國勳貴了,要知道楊三宇可是張輔一係的靖難勳貴,如今其在黑水城大敗,丟的可是靖難勳貴的臉麵。
靖難新貴的情緒則顯得有些低落,宋海的大勝與楊三宇的大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得他們感到臉上無光,要知道楊三宇可是靖難勳貴中打仗比較猛的人,可結果卻是一場慘敗。
“忠武王,你說武國公能否在西域擊敗東察合台汗國?”李雲天與張輔邊走邊地低聲討論著西域的戰局,剛走出太和殿的殿門就在聚集在殿門外議論著的靖難勳貴們給圍住了,一名靖難勳貴有幾分焦急地問道,其他的人紛紛麵露關切的神色。
論到對西域的了解,大明上下無人能及李雲天,故而這些靖難勳貴都想聽聽李雲天對宋海在藍葉城大勝一事的評價。
“諸位,戰場上的戰機瞬息萬變,本王也不好做出評斷,一個月之內必有結果。”李雲天聞言微微一笑,隨後與張輔和周征等人快步離開。
“忠武王這是何意呀?”望著李雲天遠去的背影,眾勳貴不由得麵麵相覷,李雲天這話說了等於沒說嘛。
“忠武王,你好像並不看好武國公取勝?”行走間,張輔微笑著問向了身旁的李雲天,其實李雲天剛才回答已經表明了他的態度,否則他肯定會支持武國公贏下這場戰爭。
“太師,東察合台汗國還有三十萬大軍未動,如果武國公能率先擊敗北元,然後再揮師與東察合台決戰,或許還有取勝的機會,現在看來一個月之內必將傳來武國公大敗的消息。”
由於邊上隻有周征、張昊和牛世豪,並沒有別的人,因此李雲天也不再遮掩,歎了一口氣後說道。
“唉!”張輔聞言歎了一口氣,搖了搖頭後說道,“武國公操之過急,可憐了那些西征的孩子們!”
張昊和牛世豪不由得對視了一眼,雙目中流露出驚訝的神色,從張輔的話裏兩人聽了出來,原來張輔也不看好宋海擊敗帖木兒帝國,隻不過沒有在大殿上表露出來罷了。
如此看來,宋海這下是遇到了大麻煩,畢竟大明勳貴中軍事造詣最為深厚的兩個人都不看好宋海,那麼宋海這次十有八九是要栽在西域。
原本,張昊和牛世豪應該高興才對,可是兩人卻絲毫也開心不起來,正如張輔先前的那聲歎息,宋海這一敗的話西征軍可謂已經土崩瓦解,數十萬精銳士兵也不知道有多少能有幸逃得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