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歸途(2 / 2)

六月中旬,娜爾莎從別失八裏城趕回青龍城與李雲天團聚,協助李雲天處理手頭與東察合台汗國有關的事務,她的到來使得忙碌的李雲天輕鬆了許多。

自從嫁給李雲天後娜爾莎就開始學習講武堂的課程,在京城的時候雷婷對她又進行了輔導,故而現在能幫上李雲天的忙。

作為李雲天的女人,娜爾莎知道她要走一條與普通女子完全不同的道路,必須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不僅為了李雲天,同時也是為了東察合台汗國,有她介入的話無疑能保證東察合台汗國王室的權益,這也是蒙特大汗和阿娜麗太妃所希望看見的。

讓娜爾莎介入到東察合台汗國的事情裏並不是李雲天對娜爾莎太過溺愛,而是對蒙特大汗和阿娜麗太妃的一種安撫,有些事情由娜爾莎與東察合台汗國的人溝通的效果會更好。

八月初,李雲天率領張昊、牛世豪和白安等關西明軍踏上了歸途,返回京城向正統帝複命,他將在蘭州會合忠國公周征,與其一同進京。

得知李雲天要走的消息後,青龍城萬人空巷,百姓們紛紛湧上街頭給李雲天送行,不少人為之失聲痛哭,舍不得李雲天離開。

如果不是李雲天的話青龍城的百姓們恐怕就要死在戰亂中,而且戰後的生活不會如此快地就得以恢複,一切都是李雲天運籌帷幄的結果。

其實,李雲天本想再在青龍城裏留一個月處理完手裏的事務,然後再去追返程的大軍。

不過他的這一做法受到了張昊和牛世豪等人的反對,李雲天是此次出征的明軍主帥,他要是不走的話那麼關西的明軍又如何能離開。

萬般無奈下,李雲天唯有順應民意與張昊等人一同離開,他總不能讓關西的明軍將士感到失望。

與此同時,為了能鎮住關西的局勢李雲天把娜爾莎留了下來,娜爾莎不僅是他的妃子而且還是東察合台汗國的公主,足以威懾住一些別有用心之人。

雖然李雲天並不願意讓娜爾莎在青龍城拋頭露麵地處理一些事物,但為了關西和西域的穩定他唯有把娜爾莎留在這裏,即便是娜爾莎什麼也不做也能用她忠武王側妃的頭銜鎮住局麵。

就像雷婷坐鎮京師講武堂一樣,雷婷的官階在京城其實並不高,但即便是五府都督和六部堂官都要對她以禮相待,這自然與她是李雲天的妃子有關,在京城代表了李雲天。

明軍一路上浩浩蕩蕩地行進著,沿途的百姓們得到消息後紛紛準備了酒水和瓜果前來送行,軍民魚水之情已經顯現,使得李雲天頗為欣慰。

將士們離家已經好幾年早就歸心似箭,因此大軍行進的速度比李雲天預料的要快,提前兩天抵達了嘉峪關。

經過一年多來的修建,嘉峪關又重新恢複了昔日的雄偉,絲毫看不出這裏曾經進行過一場無比慘烈的攻城戰。

值得一提的是,在嘉峪關關外的一座山腳下立著一個數丈高的墓碑,墓碑上寫著“無名碑”三個大字,在攻打嘉峪關中死去的百姓和士兵都被帖木兒帝國和北元的將領集中起來埋葬在了山腳下。

由於已經無法分別出單個的骸骨,明軍唯有在這裏修建了一個陵墓,立上了這麼一個無名碑,以供死者的親屬祭奠。

在嘉峪關關內的一座山上,有著一排排的墓碑,在戰爭中死去的明軍將士被安葬在了這裏,李雲天特意率領著張昊等高級將領前去祭奠,沒有這些將士的奮勇拚殺帖木兒帝國和北元的軍隊早就闖過了嘉峪關,這樣周征根本沒有時間布置蘭州防線。

李雲天也不清楚嘉峪關之戰中到底死了多少人,保守估計在十五萬以上:

雖然特知道明軍的死傷情況,但攻城一方的傷亡早已經成為了一個不解之謎,因為帖木兒帝國和北元采用填土攻城的戰術,眾多死去的人已經與泥土混為了一體,根本就沒辦法分清。

不過,以後嘉峪關很難再遇到這樣的大戰,隨著大明西部邊境推進到吐魯番地區,以及大明對關西地區統治的強化,嘉峪關以後將成為大明的一道內關,遇到大的戰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除非大明的內部產生動蕩,否則以大明的國力在數百年內能打到嘉峪關的國家近乎於無。

在蘭州城與周征會合後,李雲天一行人馬不停蹄地趕往京城,沿途的州府自然不敢怠慢,紛紛在各自的地界界碑前迎接這些朝廷的頂級勳貴們,尤其裏麵還有奉旨巡查天下的李雲天,可是擁有著決定他們未來仕途的權力。

百姓們更是蜂擁而來,熱去地迎接著明軍將士的凱旋,李雲天在關西大敗帖木兒帝國和北元聯軍的事跡早已經傳遍了大明的大江南北,其威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一個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