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朝鮮驚變(2 / 2)

與永樂大帝的進封的勳貴一樣,李瑈讓輔佐其登基的一些“靖難功臣”可以“參判”六曹的政務。

而且,他還開創了朝鮮國曆史上私下接見個別官員的做法,無視有關國王接見官員必須有史官和承政官員在場的規定。

由此可見,李瑈不僅行事果斷而且還有著極強的個性,是一個不好對付的對手。

與李瑈相比,李珦則從小體弱多病,正是他非常差的身體導致了以後坐了兩年皇帝就病死,進而給了李瑈發動兵變的機會。

曆史之所以會發生如此大的改變,李瑈要感謝一個人,那個人就是崔禮,正是在崔禮的謀劃下他才有力量發動兵變。

崔禮是朝鮮國落魄的兩班子弟,祖上曾任江原道府尹,李雲天前去遼東收複被北元占領的土地時將其收服,並通過朝鮮國右議政黃喜舉薦為官踏入了仕途,成為了李瑈十分依賴的謀士。

正是在崔禮的謀劃下,李瑈才逐漸積聚力量,擁有了舉兵政變的能力,進而推翻了朝鮮王李裪的統治。

現在唯一令李雲天感興趣的是世子李珦的下落,如果他沒有猜錯的話,李珦肯定已經在戰亂中逃離了平壤城。

原因很簡單,崔禮讓李瑈舉兵造反的目的正是為了使得朝鮮國陷入內亂和動蕩,以此來削弱朝鮮國的力量,為大明出兵做準備,所以崔禮肯定會想辦法來護李珦的安全。

李珦身為世子自然也有勳舊和士林擁護,隻要他拉起一支力量對抗李瑈,那麼朝鮮王國就將陷入內戰中。

唯一令李雲天感到有些遺憾的是,那就是朝鮮王李裪竟然死在了李瑈發動的兵變中,雖然他不喜歡朝鮮王李裪,但不得不否認李裪是一位優秀的君王,朝鮮王國曆史上有名的“世宗大王”。

李雲天記得很清楚,當年他在朝鮮國的時候與朝鮮王李裪的關係非常冷淡,李裪想要把朝鮮王國的領土北擴到鴨綠江,不過李雲天卻讓女真人占據了鴨綠江以南的地區,這使得李裪非常不滿但又無可奈何。

其實,最令李裪耿耿於懷的是李雲天借著攻打遼東的北元兵為由編練了五萬朝鮮兵,戰後這五萬朝鮮精銳駐紮在了朝鮮國北部地區,依然由講武堂領導,成為了李裪的心腹大患。

李裪曾經數次向大明上書想要拿回那五萬朝鮮兵的統治權,但是都被大明給駁了回去,這使得李裪不得不派兵警戒那五萬朝鮮兵。

說實話,李雲天非常想跟李裪進行一番較量,看看這位“世宗大王”到底有多厲害,可惜李瑈發起的政變打亂了李雲天的這個計劃。

在李雲天看來,李裪最大的貢獻是創立了《訓民正音》,也就是朝鮮國的文字,也稱為諺文。

雖然新文字發明後李裪提倡在公文和個人書信中使用“訓民正音”,並責令用“訓民正音”創作《龍飛禦天歌》,還將”訓民正音”作為錄用官吏的科舉考試的必考科目,並在錢幣上刻印了”訓民正音”。

但是,令李裪萬萬想不到的是,訓民正音的推行受到朝鮮國貴族和文人的抵製,因為他們認為舍棄漢字就等於舍棄中華文明而成為夷狄之邦。

“自古九州之內,風土雖異,未有因方言而別為文字者。唯蒙古、西夏、女真、日本、西蕃之類,各有其字。是皆夷狄事耳。無足道者……曆代中國皆以我國有箕子遺風,文物禮樂,比擬中華。今別作諺文,舍中國而自同於夷狄,是所謂棄蘇合之香,而取螗螂之丸也;豈非文明之累哉?”。

由於朝鮮國貴族和文人的抵製,諺文直到二十世紀才被廣泛使用,這對李裪來說是一種遺憾。

李雲天之所以對李裪如此看重,還因為李裪在軍事上的成就,永樂十七年進行了己亥東征,清除了對馬海峽倭寇的侵擾,使得倭寇首領主動乞降,並保證不再對朝鮮進行騷擾,至此朝鮮對倭寇的追剿告一段落。

另外,李裪為了鞏固北部邊疆下令在北方修建了四郡六鎮,這是令李雲天掌控那五萬朝鮮兵的主要原因,其目的正是為了對抗朝鮮國的四郡六鎮。

曆史上,宣德八年的時候,李裪派金宗瑞擊敗女真兀狄哈部落,鞏固了對朝鮮半島東北部鹹鏡道等地方的統治,使得朝鮮國的邊界推進到了鴨綠江江邊。

由於崔禮行事太過順利,進而導致了朝鮮國的內亂比李雲天預計得提前了幾年到來,這雖然使得李雲天感到有些措手不及,但他認為這是好事,使得朝鮮國提前進入了內亂時期。

現在,李雲天要做的就是找到朝鮮國的世子李珦,然後讓講武堂在朝鮮國的司務處暗中扶持李珦,使得李珦與李瑈進行一場長期的混戰,逐漸消耗掉朝鮮國的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