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楊溥這次來江南肩負重擔,因此接風宴上李雲天與他都沒喝多少酒,兩人點到為止。
宴會在講武堂揚州司務處裏舉行,結束後楊溥跟著李雲天去了後院的廂房,他此次不遠千裏前來自然有事情要跟李雲天談。
進了廂房後,等侍衛們端上來兩倍熱茶後,李雲天屏退了所有人,楊溥跟他說的事情屬於朝廷的頂級機密,自然不能讓外人知道。
“王爺,太皇太後年後身子抱恙,雖然太醫院的人沒有向外透露太皇太後的病情,但形勢想必不容樂觀。”等林馨領著侍衛離開,楊溥放了手裏的茶杯,憂心忡忡地向望向了李雲天。
“怎麼會這樣!”正慢條斯理地品著茶的李雲天聞言頓時大吃了一驚,雖然他也得到了張氏太皇太後身體不適的稟報,但沒想到事態會如此嚴重,竟然使得楊溥感到如此擔憂。
而根據李雲天得到的消息,張氏太皇太後依舊正常地召見朝中大臣的家眷,周雨婷已經進宮陪伴了張氏太皇太後數次,並沒有發現有何不妥。
“本官來京之前,太皇太後曾經召見本官,結果賜宴的時候太皇太後嘔出了幾口血,本官這才知道太皇太後的病情不妙。”楊溥歎了一口氣,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張氏太皇太後果真是一名奇女子,竟然能把患病之事掩飾得如此之好。
楊溥私下裏曾經旁敲側擊地向太醫院負責給張氏太皇太後診治的禦醫打探過張氏太皇太後的病情,那名禦醫告訴他張氏太皇太後隻是操勞過度而已,並無大礙。
“太皇太後是一番苦心呀!”李雲天這時回過神來,不由得感慨了一句,張氏太皇太後之所以會隱瞞病情完全是為了鎮住京中的局勢。
正統帝雖然已經登基了七年,但現在隻是一名十五六歲的少年天子,沒有辦法掌控住朝局,所以張氏太皇太後必須要撐下來,以給正統帝爭取更多的時間,實在令人欽佩。
“太皇太後有個好歹,京城的局勢將變得複雜起來。”楊溥苦笑著望著李雲天,臉上滿是鬱悶的神色。
李雲天對此深有同感,張氏太皇太後的存在填補了正統帝年幼無法親政的空缺,這使得京城各派勢力不敢造次。
一旦張氏太皇太後病逝,那麼京城各派勢力必將蠢蠢欲動,為了權勢鬥個你死我活,屆時京城少不了又是一番血雨腥風。
雖然楊溥沒有明說,但李雲天心裏十分清楚他所擔心的事情,憂心張氏太皇太後一死內廷會趁機借助正統帝坐大。
在張氏太皇太後的暗中支持下,內廷的實力逐漸增強,得以與朝堂上的文官集團和勳貴集團相抗衡,是張氏太皇太後給正統帝保駕護航的最大依仗。
而一旦失去了張氏太皇太後對內廷的製約,內廷的勢力必將會急劇擴張,屆時朝堂上的文官集團和勳貴集團都會受到其壓製,說不定連李雲天和講武堂也會被其算計。
畢竟,內廷的那些宦官們是內臣,包括李雲天在內的文臣武官屬於外臣,雙方的關係既相輔相成同時又相互製約。
固然李雲天能鎮住那些內廷的宦官,可李雲天百年之後有誰能製約內廷的人?無論是永樂帝還是洪熙帝以及宣德帝,都對宦官表現出了非常大的信任和依賴,同更是也有著非常高的手段對其進行掌控。
李雲天相信正統帝如果能有宣德帝的閱曆,肯定也會對內廷的宦官遊刃有餘地掌控,可問題是正統帝並不是宣德帝,而且現在隻是一名尚未成人的少年,必然在張氏太皇太後死後對身邊朝夕相處的宦官信賴有加,這就使得事情變得無比複雜,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情在曆史上並不少見。
因此,張氏太皇太後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她的存在使得京城各派勢力中間有了一個緩衝地帶,不至於刀兵相接。
據史料記載,張氏太皇太後在明朝諸位皇後中最為精明能幹,平時對內外政事、群臣才能及品行都格外留意。
洪熙帝駕崩後,宣德帝每遇軍國大事都會稟明張氏太皇太後再做決定,而張氏太皇太後也時常詢問宣德帝朝政事宜,並經常提醒宣德帝要體恤百姓的疾苦。
正是由於張氏太皇太後的存在,使得大明君臣和睦,各派勢力安分守己,雖然內廷已經當時已經對朝廷的政事進行幹預,但正統前期內廷還不足以壓製文臣集團,正統帝雖然寵信王振,但王振還沒有達到專權擅政的程度,朝廷政局大體保持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張氏太皇太後死前司禮監掌印太監一直由金英擔任,王振雖然恃寵而驕但還無法掌控住內廷,在張氏太皇太後看來金英老成持穩、經驗豐富,是主掌內廷的最佳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