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求援(2 / 2)

崔禮現在是李瑈身邊最為重要的謀臣,如果不是這次前來大明求援至關重要的話他是不會把崔禮派過來。

別看崔禮隻是一個正五品的官,但議事廳相當於大明的內閣,能在裏麵擔任官職的人通常在仕途上有著大好的前程。

坐在崔禮對麵的是李珦派來使團的使臣,朝鮮國工曹參判樸三澤,神色陰沉地關注著崔禮的一舉一動。

與來自沒落貴族的崔禮不同,樸三澤出身朝鮮國上流社會,一向瞧不起崔禮這種沒落貴族子弟,尤其是像崔禮這種喜歡投機取巧的刁鑽之徒。

在朝鮮國的官場上,出身上流社會的權貴子弟占據了朝堂上的重要職位,打壓和排擠下層貴族出身的子弟以及科舉出身的官員,這使得雙方之間有著不少矛盾,為爭奪朝堂上政權暗中鬥得很厲害。

說實話,科舉出身的官員看不起那些憑借著父輩的蔭護得以身居高位的官員,況且他們要想在仕途上爬得更高必須把那些騎在頭上的權貴給幹掉,這樣才能取而代之,雙方之間的矛盾事關各自的利益,難以調和。

“崔大人,想你也是議事廳的檢祥,深受大王的恩澤,如今豈可認賊作父跟隨首陽大君叛亂?”樸三澤見崔禮一副穩坐釣魚台的架勢,忍不住開口說道,言語中充滿了冷嘲熱諷。

“世子謀害大王,陰謀篡位,首陽大君替天行道鏟除叛逆,依本官看你們還是回頭是岸,不要再跟著世子錯下去。”崔禮聞言放下手裏的茶杯,不動聲色地回答。

現在李瑈和李珦一方都把朝鮮王的死推到對方的頭上,宣稱對方是謀害朝鮮王的叛逆,這樣既占據了法統的高度,同時也能得到大明的支持和承認。

“荒謬之至,世子是經過大明皇帝冊封的王儲,怎麼做出篡位這種大逆不道之事?”樸三澤見崔禮狡辯,於是冷笑著瞪著崔禮,“如果不是世子事先得到消息逃出了王城,恐怕會與大王一樣被你們給弑殺!”

“樸大人,飯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世子弑殺了大王後還想謀害首陽大君,要不是首陽大君及時察覺,聯合了王城裏的有誌之士起來平息了世子的叛亂,恐怕死的就是首陽大君了。”

崔禮豈會承認樸三澤的指控,反正當時首陽大君發起兵變的時候朝鮮王城亂成一團,不要說大明朝廷了就連王城裏的百姓和官員都沒弄清楚是怎麼回事。

所以,崔禮無論如何都不會承認首陽大君發動了兵變,雖說兵變是成功的,李瑈成功控製了王城並且弑殺了朝鮮王,但可惜的是世子李珦卻趁亂逃了出去,在外麵召集兵馬與李瑈對抗,導致了朝鮮國這幾年的戰亂。

“哼,顛倒黑白,你以為可以隱瞞事情的真相?”樸三澤咬著牙等著崔禮,恨不得上前給崔禮幾記耳光,他經曆了當年王城的叛亂,是護送李珦出城的官員之一,清楚李珦是狼狽逃離的王城根本就沒有李瑈指控的謀朝篡位之舉。

“樸大人,事情的真相如何,到時候自會水落石出,勿需你費心。”崔禮懶得跟樸三澤打嘴仗,端起茶杯慢條斯理地品了起來。

雖然首陽大君李瑈與世子李珦在朝鮮國的勢力平分秋色,但考慮到李珦王儲的地位,李瑈其實無形中已經占據了上風。

見崔禮不再理會自己,樸三澤以為他是理虧了,冷笑了一聲後望向了客廳門外,雙目閃過一絲焦慮的神色。

由於朝鮮王的死還沒有查清,所以大明朝廷對朝鮮國現在的態勢沒有表明出確切的態度,這使得樸三澤心中感到忐忑不安,不知道大明的朝廷究竟會支持李瑈還是李珦。

正因為這樣,樸三澤才火急火燎地趕來高麗藝館去見柳真,柳真是高麗人自然是他此次來京城拜見的最為重要的人物,隻要能得到柳真的支持那麼也就等於獲得了李雲天的幫助。

別看李瑈和李珦現在打得不可開交,在目前這種情形下隻要大明派軍進入朝鮮國,那麼兩人將不得不老老實實地停戰,別的不說,單單軍糧兩人就已經無力維持,完全需要仰仗大明的物資支援。

換句話來說,隨著這些年戰亂不斷,原本就羸弱的朝鮮農業和經濟遭受了巨大的破壞,無法再承擔戰爭的需要,必須需要大明的援助。

連軍隊都尚且如此,那麼朝鮮國內的那些普通百姓的生計如何也就可見一斑了,先前誰也想不到朝鮮國內突然間就爆發如此大規模而且持續時間如此之長的戰爭,給百姓們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