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心腹之患(1 / 2)

紫禁城,乾清宮。

得知李瑈和李珦派來的使團抵達京城後,李雲天隨即進宮去覲見正統帝,朝鮮國的事情也到了一個了斷的時候。

乾清宮的偏殿,李雲天和正統帝立在一座木雕屏風前,屏風上掛著一幅巨大的地圖,正是李雲天當年曾經獻給洪熙帝的“天下疆域圖”。

與當年的圖畫相比,如今的這幅“天下疆域圖”更加精致,上麵不僅標注了許多國家和都城,還有重要的城市、港口以及山脈、河流、森林等,可謂世界上最詳細的一幅世界地圖。

這幅“天下疆域圖”由講武堂的人員耗時十餘年,訪遍了天下各國繪製而成,是李雲天獻給正統帝的一份親政禮物。

“忠王,朝鮮國土地貧瘠,天寒地凍,當年隋唐數次征高句麗而不成,咱們要想拿下它恐怕要費不少周折。”

正統帝望著地圖上的朝鮮國,不無擔憂地向李雲天說道,與朝中眾多大臣一樣他認為朝鮮國並沒有什麼價值,而且朝鮮國國內氣候寒冷、地形複雜,不利於大軍行進。

隋文帝、隋煬帝和唐太宗都曾經征討過朝鮮三國時代的高句麗,但最後都無功而返,期間耗費了大量的物資和人力。

況且,朝鮮國現在已經是大明帝國控製得最為徹底的一個藩屬國,大明沒有必要耗費精心將其並入版圖。

“皇上,今日不同往日,昔年隋唐遠征高句麗時遼東尚未在掌控中,而大明不僅擁有了遼東而且還鞏固了鴨綠江南岸的疆土,朝鮮國已然沒有可以抵擋大明的屏障。”李雲天聞言向正統帝一躬身,一本正經地回答。

他知道正統帝並沒有想過吞並朝鮮國,按照明太祖留下的遺訓,朝鮮國屬於不征之國,大明作為禮儀之邦和天朝上國對這些貧瘠窮困的藩屬國沒有一絲的興趣,吞並了他們反而是一種累贅。

高句麗時期,高句麗的領土延伸到了遼東,而隋唐時期對遼東的掌控非常薄弱,加上隋唐時期的軍隊不適應北方寒冷的天氣以及水土不服等因素在內,最終在征討高句麗時功虧一簣。

可大明與隋唐時期不同,朝鮮國的邊境線最多抵達鴨綠江就無法再北上,況且大明已經強化了對鴨綠江南岸地區的統治,而失去鴨綠江這道天然屏障後朝鮮國將直麵大明的兵鋒。

雖然朝鮮王深謀遠慮建立了四郡六鎮來抵擋北方大明的壓力,但隨著失去對鴨綠江的控製後四郡六鎮的作用降低了許多。

當年李雲天在遼東擊敗了北元軍隊後,下令明軍進入鴨綠江南岸被朝鮮王派軍占領的原大明領土時,朝鮮王迫於大明數十萬經過與北元戰火洗禮的精銳部隊的壓力而不得不選擇了撤退,明軍兵不血刃就奪回了失地。

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大明的經濟以及後勤保障能力都比隋唐時期有了極大的提升,尤為重要的是擁有著世界上最為強大的海軍,不僅可以從遼東陸路進攻朝鮮國,而且還可以從海上進攻朝鮮國腹地。

正是因為這樣,朝鮮國才不得不臣服於大明,成為受到大明控製程度最高的藩屬國。

所以,李雲天對把朝鮮國並入大明版圖信心十足,武力上並不存在任何問題,朝鮮國最精銳的軍隊是四郡六鎮的近十萬兵力,麵對遼東軍區的二十多萬大軍討不到絲毫便宜。

在講武堂將領的訓練下遼東的衛所軍隊和驍武軍堪稱大明的主力,其戰鬥力僅次於關西的明軍,之所以這樣是遼東軍區和關西的明軍承擔著防禦外敵的重任,相對而言以前防備北元而設立的山北軍區的明軍在北元被消滅後反倒清閑了下來。

“皇上,唐太宗曾經說過,高句麗不除日後必為大患,現在朝鮮國與當年的高句麗相似,如果不趁著其內亂之際將其鏟除,日後必成我大明的心腹大患。”

李雲天知道正統帝對朝鮮國這種貧窮落後的彈丸小國沒有興趣,因此為了說服正統帝抬步走到地圖前,伸手指著朝鮮國向正統帝說道,“皇上請看,朝鮮國位於咱們大明東部,雖說現在臣服於大明,可一旦他日有了二心那麼將是大明的一個禍害。”

“皇上請看,如果把朝鮮國收入大明版圖的話,那麼大明東部疆土將無憂矣,遼東都司的壓力也將大減,朝廷可以把精力放在奴兒幹都司等北方地區。”說著,李雲天伸手指向了遼東都司和奴兒幹都司,沉聲向正統帝說道。

“話雖如此,但朝鮮國乃太祖欽定的不征之國,且對大明一向敬畏有加,大明倘若向朝鮮國出兵恐怕於理不合,會招來朝臣們的非議,也會令其餘藩屬國寒心。”正統帝聞言沉吟了一下,正色向李雲天說道。

雖然正統帝也想像先輩一樣給大明開疆拓土,但身為一國之君他卻要受製於明太祖的祖製不能輕易向朝鮮國出兵,否則肯定會受到朝中文官集團的阻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