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薑太公釣魚(2 / 2)

李雲天這次來四方會館是宴請禮部尚書胡瀅,與他商議朝鮮國的事情,畢竟李瑈和李珦派來的使者已經抵達京城大半個月,再加之朝鮮饑荒嚴重每耽誤一天就要餓死不少人。

所以,劉雲天準備跟胡瀅商量如何處理李瑈和李珦的這次求援,換句話來說也就是支持誰繼承朝鮮國的國王的王位。

說實話,胡瀅對朝鮮國的事情並不感興趣,在他看來這隻是小事而已根本輪不到他這個尚書出麵,自有禮部的官吏們來處理即可。

可話又說回來了,胡瀅畢竟是六部文官之首,再加上執掌著負責與外邦國家關係的禮部,因此在朝鮮國國王的繼任者一事上也有著很大的話語權,他的意見至關重要。

胡瀅並沒有想到李雲天對朝鮮國的事情如此關注,竟然專門約他晚上來四方會館談朝鮮國的事情,由於李雲天在朝鮮國經營日久而且善於與外邦國家打交道,故而他在朝鮮國的事務上完全讚同李雲天的意見。

況且,大明遲遲沒有介入到朝鮮國的內亂中,胡瀅也知道是因為李雲天沒有表態,故而使得朝廷暫時將此事擱置。

酒宴上,李雲天把朝鮮國的大概局勢告訴了胡瀅,首陽大君李瑈和世子李珦的力量現在是半斤八兩,平分秋色,雙方誰也沒有力量吞掉對方。

尤為重要的是,朝鮮國因為兩人之間的戰爭已經鬧起了動亂,可謂民不聊生,大明朝廷已經到了非介入此事不可的地步。

至於李瑈和李珦誰才是朝鮮國國王的繼承人,由於當年漢城爆發的叛亂大明朝廷還沒有給出定論,因此無論是李瑈和李珦都著成為繼承人的可能性,關鍵是看大明朝廷如何來斷這樁懸案。

“王爺,您覺得李瑈和李珦誰才是朝鮮國內亂的罪魁禍首?”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後,胡瀅微笑著問向了李雲天,講武堂在漢城設有司務處,因此李雲天對漢城當時發生的叛亂最為清楚才對。

“實不相瞞,本王現在也是一頭霧水,誰能想到好好的朝鮮國忽然間就亂了起來。”李雲天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沉吟了一下回答,“據本王所知,李瑈和李珦都有嫌疑,支持兩人的朝鮮軍隊在漢城大打了一場後,李珦不敵逃走,進而拉開了朝鮮國的戰幕。”

“此話怎講?”聽聞李雲天說李瑈和李珦都可能弑父奪位,胡瀅不由得感到有些興趣。

“李珦雖為世子,但李瑈卻日益得到朝鮮王的歡心,聽說朝鮮王私下裏還流露出改立李瑈為世子的意思。”李雲天放下手裏的酒杯,告訴了胡瀅一件非常隱私的事情。

“原來是這樣!”胡瀅頓時微微頷首,臉上流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這種為了權勢兄弟相殘、父子相殺的事情在曆史上可數不勝數,遠的不說,當年永樂帝私下裏曾經允諾改立戰功赫赫的漢王為太子,結果引發了漢王後來的叛亂。

因此,倘若朝鮮王真的有改立世子的意思,那麼事態就變得複雜的了,李瑈和李珦都可能出兵叛亂。

李珦出兵,自然是想要阻止朝鮮王改立李瑈為世子,而李瑈出兵則是為了誣陷李珦企圖奪位。

所以兩人都有著叛亂弑父的動機,再加上當時漢城亂成了一團,誰也不清楚攻進王宮裏的人是李瑈的還是李珦的,或者兩人都想要置朝鮮王於死地。

“王爺,既然朝鮮國現在已經危在旦夕,咱們必須要做出一個選擇來,您覺得誰最有資格繼任朝鮮國國王?”雖然朝鮮國這次內亂形勢複雜,但現在已經到了大明朝廷必須要做出一個抉擇的地步,因此胡瀅眉頭皺了皺後沉聲問道。

“首陽大君李瑈,李瑈不僅甚得朝鮮王的歡心而且對我大明一向恭敬,由他來繼位最為合適。”李雲天聞言略一沉思,然後說出了他的想法。

“那就讓李瑈繼承王位,平息朝鮮國的這場紛爭。”胡瀅聞言點了點頭,隻要李雲天決定了朝鮮國國王的人選,他就可以讓禮部的人去準備相關的事宜。

“胡大人,此事就勞煩你了。”李雲天的嘴角流露出一絲不易覺察的笑意,端起酒杯敬向了胡瀅,兩人隻要把此事給定下來那麼李瑈就將成為朝鮮國新一任的國王。

“哪裏哪裏,這是本官的分內之事。”胡瀅笑著舉杯與李雲天碰了一下,隨後兩人一飲而盡。

酒宴結束後,李雲天和胡瀅在身穿便裝的護衛簇擁下談笑風生地走出了小院,剛離開院門口沒多遠,前方的一棵大樹後嗖地躥出了一道黑影。

“保護王爺!”見此情形,領頭的護衛一聲沉聲,護衛們紛紛抽出腰刀把李雲天和胡瀅護在了身後。

與此同時,幾名護衛舉著刀敏捷地向那道黑影撲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