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君,咱們應該怎麼辦?”聽聞此言,那名下人的臉上頓時露出了緊張的神色,他沒想到李瑈竟然如此重視李璆。
“靜觀其變吧!”李瑈沉吟了一下開口吩咐道,現在他還不知道李稷等人出什麼牌,故而先按兵不動,屆時再見招拆招。
“對了,金宗瑞被刺一事上查到了什麼沒?”隨後,李瑈想起了一件事情,沉聲問道。
“大君,小的們已經全力打探了,實在不知道是什麼人做下的,隻知道領頭的一個有著全羅道那邊的口音。”那名下人搖了搖頭,自從金宗瑞出事後李瑈就讓手下的人打探消息,結果一天下來並沒什麼收獲。
“怪事,究竟是誰想要了金宗瑞的命?”李瑈的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金宗瑞遇刺的事情在漢城掀起了軒然大波,誰能想到短短半年不到的時間裏漢城接連發生行刺事件,使得原本就複雜的局勢變得更加混亂。
“大君,小人聽到一些流言,說金大人的事情是一出苦肉計,想要以此博得忠王爺的同情。”聽聞此言,那名小人小心翼翼地說道。
“這倒有這個可能,不過忠王爺是何等睿智的人物,豈會看不穿這種雕蟲小技?”李瑈點了點頭,隨後冷冷地說道,“想要用臨瀛大君來威脅本大君,簡直就是白日做夢,本大君的位子豈是能這麼容易動搖的!”
“大君,咱們要不要給臨瀛大君提個醒,讓他別被領相他們給利用了。”那名下人見李瑈並沒把李璆當成一個對手,想了想後說道。
“沒用的,本大君清楚臨瀛大君的個性,他一旦認定了的事情就是八頭牛都拉不回,這次肯定是李稷給他設下了圈套讓他鑽了進去。”
李瑈沉吟了一下搖了搖頭,他與李璆從小長大自然知道李璆不會輕易答應站出來幫李稷,現在既然他已經與李稷走在了一起那麼要想再勸回來可就難了。
再者說了,在李瑈看來他的對手是李稷等人,李璆最多不過是一個被他們利用的傀儡罷了,因此他要對付的是李稷等人,隻要把李稷這些人給擺平了李璆自然對他也就沒了危險。
由於臨近春節,漢城裏逐漸變得喜慶熱鬧,經過這半年多的休養生息漢城的百姓已經恢複了不少元氣,其市麵逐漸變得繁榮起來。
說起來,漢城能這麼快就變得繁華,離不開李雲天的治理以及明軍駐軍的消費。
李雲天在漢城可並不是白白待著虛耗光陰的,他讓議政府修改製訂了不少律法條文,以促進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廢除了名目眾多的稅收,裁撤了機構臃腫衙門的人員。
雖然李雲天此舉出動了朝鮮國當地利益階層的利益,但由於李雲天的行事手法比較溫和,再加上他有著那些利益階層所無法抗拒的權威,因此這些法律條文都得以執行,而監督執行的人就是明軍在朝鮮八道監督賑濟的明軍人員。
由於漢城官場上的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李瑈和李珦的爭鬥上,故而對於李雲天所做的這些事情都給忽略了,有什麼能比未來朝鮮王人選更加重要呢?
如果通觀全局的話就會發現,李雲天來到朝鮮國後其實已經以朝鮮八道為棋盤布下了一道棋局,悄無聲息地就逐漸控製了朝鮮八道當地的時局,等他收官的時候也就是朝鮮過並入大明之日。
包括李稷和黃喜在內,誰也想不到李雲天會有如此一番驚人的計劃,更想不到為了完成這個計劃李雲天有著如此好的耐心。
李雲天很清楚,如果不把朝鮮國的事情解決好了的話,那麼朝鮮國即便是並入大明的話恐怕也會像交趾那樣發動叛亂。
所以,他現在在朝鮮國多花些精力,那麼以後朝鮮國並入大明後出事的機會就小上許多,可謂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