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性疾病驗方選萃1(1 / 2)

1###第1章性功能障礙性疾病第一節陽痿(一)

陽痿是指因某種原因所致陰莖痿軟不舉,或舉而不堅,或初舉有力,旋即痿軟,以致影響正常性生活的病症。又稱陰痿、筋痿、陽不舉、陰器不用、九醜之疾等。相當於現代醫學器質性或功能性原因所引起的陰莖勃起障礙。

一、溫腎壯陽及陰陽雙補類方

幹地黃散

(組成)生幹地黃(焙)500克,肉蓯蓉(酒浸切焙)、白術、巴戟天(去心)、麥冬(去心焙)、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銼)、牛膝(酒浸切焙)、五味子、杜仲(去皮,炙)各250克,車前子、幹薑(炮)各156克。(用法)上12味藥,搗羅為散,備用,每日3次,每次6克,溫酒調服。(功效)溫腎散寒。(按語)本方適用於腎陽虛損之陽痿,症見陰莖痿軟不起,或舉而不堅,腰膝酸軟,畏寒怕冷,腰以下尤甚,陰莖或陰囊潮濕發涼,舌質淡,苔白,脈沉細。

天雄散

(組成)天雄6克,遠誌、肉蓯蓉、五味子、鹿茸各10克,巴戟天、蛇床子各12克,菟絲子18克,杜仲15克。(用法)共為細末,食前溫酒送下6克,或作湯劑水煎內服。(功效)補腎益精,壯陽。(按語)本方適用於腎精不足,腎陽虛損之陽痿不舉,伴見頭暈神疲,腰膝無力,畏寒怕冷,舌淡苔白,脈沉細等。

天雄壯陽方

(組成)天雄、菟絲子各等份。(用法)上藥為末,用雀卵清為丸,梧桐子大。每服10丸,空心黃酒下。(功效)補陽益陰,壯腎固精。(按語)本方適用於陽氣虛衰之陽痿不舉,或舉而不堅,陰莖寒涼,腰膝覺冷,小便清長,舌質淡胖有齒痕,苔薄白,脈沉細。

無子丸

(組成)杜仲3克,蛇床子24克,菟絲子、遠誌、天雄(炮)、澤瀉、石斛各15克,茯苓、肉蓯蓉、五味子各12克。(用法)搗篩為散,溫服9克,每日2次。(功效)溫腎壯陽,填精補虛。(按語)本方適用於腎陽不足,腎精虛損之陽痿不舉、無力,男子虛勞,記憶力減退,眩暈等。

六五延宗湯

(組成)熟地黃20克,山藥30克,澤瀉、牡丹皮、牛膝各10克,韭菜子12克,山茱萸、茯苓、枸杞子、覆盆子、沙苑子、菟絲子、肉蓯蓉各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功效)滋腎陰,溫腎陽,生精助育。(按語)本方適用於陰虛型男性性功能障礙(陽痿、早泄、不射精)、精子數量少,活動力低下的男性不育證。

五味子丸

(組成)五味子、續斷、牛膝(酒浸切焙)、附子(炮裂,去皮臍)、肉桂(去粗皮)、杜仲(去粗皮炙銼)、茴香子(炒)、白茯苓(去黑皮)、川芎、當歸(切焙)、山茱萸、檳榔(銼)、吳茱萸(湯浸焙炒)、細辛(去茴葉)、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各31克。(用法)上16味藥研為粗末,用酒煮成糊狀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1次,每次30丸,空腹鹽湯送服。(功效)溫腎壯陽。(按語)本方多用於命門火衰,陰寒精冷之陽痿。症見陽痿較重,陰莖寒涼,精冷滑泄,腰膝無力,舌質淡,苔白,脈沉細。

烏龍丸

(組成)九香蟲50克,車前子、陳皮各20克,白術、杜仲各25克。(用法)先將九香蟲炒至半生半熟,車前子微炒,用布包,杜仲酥炙。上藥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克,空心服,臨臥前服1次,鹽白湯或酒送下。(功效)補腎壯陽。(按語)本方適用於由精神因素引起的神經性陽痿。同房前可勃起,同房時即痿軟,心悸、虛汗自流,夜寐不安。

不倒丸

(組成)蛇床子、淫羊藿葉各15克,益智仁10克,黑附子、甘草各6克。(用法)上藥共為細末,以煉蜜80克調勻,做成12丸。日服3次,每次1丸,溫開水送服。(功效)溫腎壯陽。(按語)本方適用於腎陽虛之陽痿、早泄等。

四味鹿茸丸

(組成)炙鹿茸、五味子、當歸身各30克,熟地黃60克。(用法)上藥研細末,清酒和丸。每服4~6克,1日2次。(功效)生精壯髓,補益肝腎。(按語)本方適用於腎督虧虛,陽氣不足引起的男子陽痿、滑精;女子宮冷不孕、崩漏、帶下色白,虛勞羸瘦,麵色黧黑,精神倦怠,眩暈,耳聾,目暗,口幹多渴,腰膝酸痛,舌淡苔薄,脈細弱。

生育丸

(組成)紅參40克,鹿角膠、枸杞子、棗皮各60克,鹿茸10克,熟地黃、黃芪、五味子各80克,海狗腎1對,蛤蚧1對。(用法)共研細末,以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次10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功效)本方適用於腎陽不足,氣血虧虛型陽痿不舉,眩暈,麵色不華,記憶力減退,腰酸怕冷,陰莖發冷,以及精子數少,精子活動力低下等證。

仙子地黃湯

(組成)淫羊藿、仙茅、枸杞子、熟地黃、黃芪各15克,蛇床子10克。(用法)水煎服,1日1劑,1個月為1個療程。(功效)補腎,壯陽,填精。(按語)本方適用於腎陽虛損,腎精不足之陽痿、精子數少、活動力低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