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叫做陳尋,母親叫做陳小茹,是村中一個老秀才的女兒,年方十八以出落得玲瓏有致,上門提親的媒人可以從村東排到村西,可女孩子家家的心思誰人能懂,一個都瞧不上眼。某日陳尋的母親去村邊的河邊浣洗衣物,突然從上遊飄來一個男子重傷垂死,陳尋的母親將他帶回家中,盡心照顧。小茹從未見過外麵的世界,亦是好奇作怪,經常向男子打聽外麵的世界,男子談吐不凡,溫文爾雅,很快兩人墜入愛河。
就如老套的劇情一般過了不久男子消失不見,小茹卻懷有身孕,她懷胎十月生下了孩子,取名陳尋亦是此意。陳尋五歲時小茹思念成疾,撒手人寰,留下爺孫兩相依為命,不禁令人歎息:自古紅顏多薄命。
太陽下山,月亮悄悄的冒出了頭,隻見一個老人站在村口,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左顧右盼,臉上寫滿了焦急,口中念叨著:“怎麼還不來,怎麼還不來”。少年看見了忙跑了過去,攙扶著老人回到家中。
到了家中老人忙道:“尋兒,你娘走了,你萬一有個三長兩短,你要爺爺怎麼活?”
陳尋道:“爺爺,孫兒知道了,以後一定不這麼冒險了。今天遇到了殘害鄉裏鄉親的那隻畜生,孫兒殺了它也算為鄉親報仇了,這虎骨您老人家拿來泡酒,好好補補身子。”
陳秀才還想勸阻,但好像想到了什麼,歎了口氣道:“拿些給村子裏的鄉親分一下吧,這些年咱爺孫兩也虧得他們照顧。”
陳尋挨家挨戶的的送了些虎肉,陳尋屠虎的事,一傳十,十傳百不一會整個村子都知道了出了這麼一個少年打虎英雄。大家都湧向陳秀才家去。陳秀才剛開門,就看見了烏壓壓的一片人,“陳秀才,您孫子這次真的是做了件大好事啊”村長說道
“陳秀才你孫子真是我們家的大恩人啊,鐵柱子,快磕頭”孫家大嬸的丈夫上山去打獵,結果被大蟲吃了,死不見屍,就剩下孤兒寡母相依為命。
大家紛紛上前向陳秀才表示對陳尋的感激之情,甚至還有幾個大嬸想陳秀才詢問陳尋是否喜歡自家閨女。一下子原來門可羅雀的陳家老屋變得熱鬧非凡。
“陳尋回來了!”聽到這句話大家都讓開一條道,陳尋看著站在自家門口表示感謝的人們心中也十分高興,畢竟是年輕人,也忘記了剛才的驚險,一股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這時村長突然上前道:“陳尋小子,今天你殺了這隻害了我們村數十條性命的畜生,老夫決定今天村子裏大擺筵席宴席舉村同慶。”一幫的年輕人紛紛叫嚷著不醉不歸。陳尋望向爺爺,“去吧!臭小子”陳秀才道“你爺爺年紀大,沒這個精力了,就不去了。”
這場酒宴也不知喝醉了多少人,陳秀才在家門口看著被眾人拋起的孫子道:“是時候讓這個小子去見識下世麵了!”
這一夜不知道有多少人放下心事睡得香甜,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激動的輾轉反側難以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