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五年之後
清晨的山間,太陽在魚肚白的天際慢慢的散開金黃的光芒,幾隻青靈鳥在山崖邊一塊巨大的斷石上,朝著東方一聲一聲的鳴叫起來,山下的小村子裏,人們開始了一天的勞作。
亙明的爺爺奶奶和父親早早的便出去了,張可兒坐在院子裏,把一個扁平的竹籃放在膝上,正挑揀著大大小小的茶芽,聽到青靈鳥叫了起來,微微一笑便放下手頭的活計,起身進了內屋叫亙明了。
這時的亙明已經五歲了,窗口的陽光照在這滿是稚氣的小臉上,讓準備叫醒亙明的張可兒心裏的溺愛在翻騰,她輕輕在亙明額頭上親親一吻,便拉開被子把亙明抱了起來。
“小家夥,該起床了。”亙明打了一個哈欠,眼睛朦朦朧朧的掙了開來。“嗯,娘,明兒醒了。”說完便晃晃悠悠的從自己娘親的懷裏起來,穿上了奶奶用絲布和麻縫製的衣服。
張可兒看到自己的兒子起來後,便出了房間繼續來到院子裏挑揀茶葉。亙明沒一會兒收拾好了,也來到院子裏,抱了一塊扁平的石塊,來到母親身邊坐下。“娘,我們今天學什麼詩呢?”“今天呀,我們學一首打油詩,來跟著娘念
鳳鳴水和露凝珠,春來秋去忙農夫。機杼織錦有巧婦,日照荷塘兒享福。”小亙明像模像樣的邊跟著自己的母親搖頭晃腦的念了起來。沒一會兒,小家夥便把這首詩背的很熟絡,詩的含義也了解的七七八八了。可兒看著自己的兒子自打三歲開始跟著自己學習詩書
以來從沒有覺得厭煩,心裏覺得很是欣慰,村裏的人都覺得亙明以後一定可以到皇家做個文官,想到這裏可兒心裏又劇烈的矛盾起來,臉色微微一變又馬上平靜下來。“明兒,詩背下來了,現在該分果子了。”一聽到分果子了,亙明稚氣的小臉上一下就慢慢的堆砌了笑容,小亙明站起身跑到院子角落裏很吃力的拿起了一個竹籃子,裏麵裝著
28個竹筒,每個竹筒裏都是一串串烏黑的桑果。這是張可兒每天都要求亙明做的功課,給家裏人分配一天的水果,自打亙明開始學習的時候,這個習慣就一直持續到現在雷打不動。亙明拿過籃子坐到母親跟前便開始分果子了,爺爺奶奶每個人七個果子筒,爹和娘每人五個果子筒,明兒四個果子筒。娘,明兒分好了!"
"嗯,分好了,那明兒可以自己去玩了,你爹也快回來了。”可兒話剛落,亙峰的聲音就從家門口的小樹林裏傳了出來,“明兒,爹回來啦"幾息過去,隻見亙峰背著一張梨木大弓,肩頭還用木棍扛著兩隻豚兔和一隻狼雕就走進了竹籬圍起的院子裏。這豚兔和狼雕便是爨龍村最常見的野獸。
亙明跑到父親的身邊幫自己的父親卸下了肩上的弓,就到院子裏等著爺爺奶奶回來。亙峰則把熱熔石拿到院子裏,然後提著獵物去小溪邊清理,準備做今天的飯食。沒有過多久,老太爺便和老夫人一起回來了,老太爺挑著慢慢一筐的果子,老夫人則背著一籮筐的的桑葉和雞根竹條。亙明遠遠的便看到了自己的爺爺奶奶,蹦達著迎了上去,“爺爺奶奶,你們回來啦!”
老太爺亙璞笑嗬嗬的和自己的孫子一起進了院落,老夫人放下手中的桑樹葉便說道“明兒,看奶奶給你帶了竹條回來,一會兒讓你爺爺給你紮個小馬駒玩。”一家人都回來後,沒一會兒,亙峰便在熱熔石上把兩隻豚兔燉了湯,兔皮曬在了院子裏,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了午飯。
午飯後,亙峰便和老太爺出去了,他們總是這樣,每天下午出去,晚上才回來,也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去了哪兒,老夫人和張可兒也從沒有和亙明提起過這件事情,亙明呢,小孩子自然也不會去問。
所以每天的下午,都是亙明和村裏同齡的小夥伴們的快樂時光。亙明打小便和另一片樹林裏居住的幾家小孩子玩耍,他們還成立了一亙明為首的小獵人幫,當然了,亙明可不敢回家去說這件事,按照他對自己母親的了解,要是自己回家說了,屁股上少不了母親張可兒的照顧。
他們一共四個小孩子,小青虎,流若蘭,石根。這個小青虎,是東邊樹林,青木家的小男孩子,這個孩子打小就生的劍眉闊臉而且力氣大的跟個小老虎一樣,才四歲多一些就可以拿起100斤的長刀,性格也像小老虎一樣,和其他小孩子玩耍,幾句話不對就上去把人家給揍了,為此青木一家總是熱熱鬧鬧的,具體是為什麼,看到熱鬧過後小青虎被他的老爹放在膝蓋上打屁股就知道了。
而流若蘭則是南樹林河邊的流盔喏家的獨女,一雙水汪汪的眼睛,精雕細琢的五官,雖是才五歲的女童,可出塵的氣質已經若隱若現了,村子裏的人都相信這個小姑娘以後必然是是一個傾國傾城的絕代佳人,流若蘭每天就像亙明的跟屁蟲一樣左右跟著,亙明起初還有些不願意,可是日子長了,他也慢慢的接受了,反而要是流若蘭不來找他,他還會心裏空蕩蕩的,當然絕對他是想不到男女感情方麵的,五歲的孩子的感情表達也就覺得彼此是最好的夥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