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洛天城,煙雨迷離。
路上的行人寥寥,竹棚蓑衣消沉著本該有的鬧市繁華。酒旗飄搖,卻因煙雨迷離而模糊,旅客少有人能見,愁了不少店家。
樹上鶯啼哀婉,隻些許少男少女和孩童蕩漾著躁動的心,愛戀的與嬉戲的,帶來一片喧嘩。但這總也掩蓋不了三月微涼帶來的幾分春愁。
三月開初興許還這樣,但到了中旬和下旬,可就熱鬧了。
每年的三月十五開始,便是南離國“仙選大會”的開始日期。作為南離國的一個邊境小城,洛天城的青年們尤其期盼著參加仙選大會。隻因仙選大會是他們出人頭地,獲權得勢,甚至脫離人軀,得道成仙的機會。
仙選大會,是皇族選拔資質過人的青年進行修煉仙法的每年一期的選拔大會。隻要是入選的人,就能得到國家欽點的名額,選擇自身強項,前往國內各大門派進行仙法學習。
年輕人,總有一番闖蕩的心思,否則便覺得是不爭氣,無所事事,碌碌無為地怕被人歧視。當然也有不少人是真的有一番追求,傲立四方,力戰群雄,威風凜凜地受人尊敬。而也有一些人是單純為了擺脫低微的命運,過上更有尊嚴的生活。
不管是怎樣的一種理由,仙選大會從未冷場過。
&&&&&&
假山堆積,清水微濺,盛竹圍繞的一個庭院內,離瀟站在一座墳墓前,輕挽著一支玉簫於唇間,閉著雙眼,流川般的眉毛靜謐一片,濃密的長發內紮著一條細小的紫青帶鈴鐺的綸絲。
綸絲隨風飄飛,因雨漸濕,微微啞語。
離瀟吹奏的,是一首哀婉的長簫歌曲。墳前哀婉起聲,簫聲流轉竹林,唱了滿滿的風雨,遮了沉沉的煙雲。
墳墓裏是離瀟最愛的母親,一個貌傾整個洛天城的女人,慕容紫凝。隻可惜紅顏薄命,在離瀟十歲那年,慕容紫凝因病而死。
如今,離瀟隻一個人生活在離家府宅內。
離家,在洛天城內很有名,它是洛天城內最有錢的一個門戶。
然而,離府內,隻離瀟一個人。
離瀟的父親,離天,在慕容紫凝病死後的第二年,隻留下一張紙條給離瀟,人從此沒了蹤影。
紙條上寫著:簫兒,要照顧好自己。
那年,離瀟十二歲。父親離開後,他並沒有哭,隻是跑到母親的墳前,吹起了一首母親教他的《春裏簫簫歎》。也是從那一刻開始,離瀟放棄了學習他最熱愛也極有天賦的劍法。
本來,十二歲那年,離瀟是洛天城內修習劍法最出色的一個少年。他也準備參加仙選大會,帶著死去的母親的希冀,成為南離國內的青年劍修翹楚。但是父親的離去,他放棄了,在所有人不解的歎息下放棄了。
人說子承父業,離瀟的父親是出色的劍修之人,離瀟從小就跟他學習。先天的根骨,讓離瀟很快參悟了不少劍法的奧秘,在洛天城內贏得一番名氣。
然而,當父親離開了之後,離瀟放棄了劍修,選擇了曲修。
曲修,是修煉音曲,以曲為譜,以音為力,以音為器的一門仙學。
同時,曲修也是離瀟母親,慕容紫凝所習的仙法。
離瀟選擇曲修,所有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原本劍修的他,適應的是劍修的犀利和靈活,而曲修,是溫婉和固定的曲譜,他如何去適應?
手,是執劍的手。心,是執劍的心。如何去執起一支簫,一支笛,亦或一把琴?
離瀟不管,隻管母親墳前簫聲起。朝朝夕夕,十朝十夕,一恍十年過,他在母親墳前練了十年的曲子,從未間斷。
十年之後的今天,他也終將十年前的那份劍氣退去,眉宇之間多了幾分雅韻風騷。
曲修之初,重心境。一朝一夕,切不可躁。
離瀟之前雖是修於劍法,但他母親也常常告訴他關於曲修的事。他總覺得母親的曲子是最美的,是世間最好的。他要像母親一樣,奏出世間最美的曲子,所以他於深院內靜修十載,從未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