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兵臨富寧(1 / 2)

梅叔鸞的根據地在安南都護府的南部地區,北方雖然也是打著他的旗號造反的,但是並不是直接歸他統屬的,在此地主事的,原來是當地的流氓頭子,叫做孟德農。

這孟德農自小遊手好閑,在鄉裏橫行霸道。梅叔鸞造反的前昔,他因犯了事,被當地的官府通緝,不得已逃往南方山區。梅叔鸞造反的消息由南方傳到北方,讓他抓住了這個機會。

他開始是糾集了一些無賴、地痞之類的人物,充作他的班底,再派人向遠在南方統萬城的梅叔鸞獻表,自稱願意投靠梅叔鸞的麾下,被梅賊封為“伏北將軍”,鎮守富寧城。

因為當時梅叔鸞正在交州一帶與首府宋平的駐軍作戰,實在是無暇顧及到北方的州縣。況且北方的州縣地近大唐的直轄區域,梅叔鸞畢竟是造反,像他這種流寇,能夠得享一時的榮華富貴便是運氣。他也知道,以他現在的實力,要想與大唐作對,無疑是以卵擊石。所以說打不過可以躲嘛,於是梅叔鸞的勢力始終維持在交州到統萬城一帶,其餘地區都是那些打著他旗號的流寇如孟德農之流所占。

這孟德農自從當上富寧城主之後,便開始胡作非為,魚肉鄉裏。不但普通百姓怨聲載道,就連有些開始附逆於他的叛匪,後來也覺得孟德農的作為有些過分,隻是懾於他的淫威,敢怒不敢言。

富寧城物產豐富,盛產香料,尤其以八角尤為出名,有“八角之鄉”的美譽,因為地理位置靠近嶺南道及黔中道,所以安南都護府與唐屬直轄地區的貿易往來多從這裏中轉。孟德農當權之後,便向此地往來的客商多征兩倍的稅收,致使當地物價飛漲,而且往來商隊日益減少,使當地的人民生活日益艱苦。

向過路客商征收的稅收越來越少,遠遠不夠孟德農所揮霍,於是他便轉向城內的百姓施壓,將高額的稅收轉嫁到他們身上,例如每人要收人頭稅,男子要收胡子稅,女人要收辮子稅,甚至房子、樹木都要收稅。窮苦人家住房子要收稅,房子漏雨要收水利稅,房子翻修要收改造稅,總之,是無事不稅。

搶來的民脂民膏,大半部分被他用來私人享受了,小部分讓他用來征兵和購置器械上。這個混混頭子倒是還念念不忘,跟著他混的必須有碗飯吃,至於其他人就不管了,就這樣,孟德農糾集了近萬民眾供他驅使,因為這是能夠吃飽飯最好的捷徑。

聽聞大唐的安南遠征抵達桂州的消息,孟德農顯然有些準備不足,本來以為唐軍要在明年三月春暖花開以後才會開赴安南的,到時候自己就算打不過,卷上一些積攢的錢財就算跑到南洋去也夠逍遙半輩子了。

沒想到唐軍居然來得這麼快,竟然連準備錢財的時間都沒有。傳來消息的是孟德農的心腹假扮成遊腳商人路經桂州城時打探出來的,而且所說有數十萬之眾,是由當今的天朝太子所親自領軍的。

初聽消息時,孟德農被嚇了一跳,經過仔細的詢問,確定消息的真實性後,他也變得焦慮不安起來。

******************************本**書**首**發**起**點**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