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能者綜合戰鬥力由三個要素共同決定:能量體係、能量輸出和屬性。
1.能量體係
常見七大體係,等級標示從一級到三級,越向後等級越高,難度也越大。
輔助係,一級體係,異能者使用實體武器,而用能量氣作為輔助進行攻防。
虛體係,一級體係,異能者操控能量氣使之化為具有武器外形的虛化武器,多為劍形刀形盾形等。
實體係,二級體係,虛體係的升級版,異能者可將能量氣具現化為實體武器(主要指冷兵器),在威力上也會比實體係大幅提升。
機動係,二級體係,異能者可使能量氣具現化為機動裝備,包括作戰武器、防禦工具、移動裝置等,甚至可以製造出大型機械。機動係的作戰距離大幅增加,已經出現了可以提高機動性的特征,不再局限於僅靠力量取勝。
靈體係,二級體係,能量氣可以具現化為生物體,如翼、刺、觸手等。
氣流係,三級體係,異能者較少使用實體武器,可以通過自由操縱能量氣的流向、爆發力等進行作戰,攻防手段靈活多變,具有不可預測性,但是也是非常考驗異能者操縱水平的體係。
控製係,三級體係,異能者可控製物體、生物,甚至是意識。
2.能量輸出
能量輸出是能量輸出位置的簡稱,指的是異能者能量氣的聚集點。由於使用能量氣非常消耗體力,所以異能者一般會選擇在某個地方集中能量以獲得最大的力量。每個異能者習慣將能量氣集中的位置不同,也會影響到作戰的方式。
一型手部輸出,能量輸出點在手部,根據使用者自身的條件和習慣,分單手和雙手兩種。在手部聚集能量在攻防中使用起來最為方便,所以一型輸出是最常見的輸出方式,三界異能者有90%都是一型輸出。
其次是二型背部輸出,能量聚集點在背部。使用二型輸出可集中較多的能量,相對的對體力的消耗也比一型要大,而且使用起來並不方便。
三、四、五型輸出的能量聚集點分別在眼部、嘴部和頭發處,這三種輸出類型使用的異能者比較少。三型眼部輸出和一型手部輸出一樣,分單雙兩種。
六型自由能量輸出,也稱為終極能量輸出,異能者可將能量自由聚集在身體外部甚至距離自身有一定距離的位置。這種輸出類型的攻擊和防禦範圍將會成倍擴大,是最頂級的輸出類型。
3.屬性
屬性是元素屬性的簡稱,一共有光、炎、風、岩、暗、水、冰、雷八個屬性。光炎風岩合稱為光係屬性,暗水冰雷合稱為暗係屬性。
光和暗對對立屬性係有一定的屬性免疫。比如光屬性對暗係屬性,也就是暗水冰雷四個屬性,都有一定的屬性免疫,反之亦然。”
炎和雷為強攻屬性。這兩種屬性的防禦能力較弱。
※妖(靈、魂)氣指的是主能量氣,屬性氣屬於其中的一部分,在某些情況下可以被分離出來,但需要異能者超強的操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