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的,晴兒與承天存有曖昧,以及兩人偷偷私會一事便傳遍了整個天界,並且,晴兒因為此事而被打入極寒天池的事情也是諸神皆知,當然這也是天後故意放出的風聲,目的就是引承天動怒,逼他為晴兒出頭。
隻是,即便諸神對此事有所猜疑,他們也不敢肆意討論,更不敢去找承天取證。
不過,所謂空穴不來風,既然此事乃是天後親自過問,那麼是非真假,還有待證實。
如果此事屬虛,天後又何必如此大動幹戈,與承天過不去呢?
然而,礙於承天地位崇高,所以諸神也不敢胡亂猜忌,隻能靜觀其變,是非真假,總會有個說法。
戰神殿中,在得知此事之後,承天果然氣上心頭,怒火中燒。
天後整日不務正業,每天就隻知道貪圖享樂,與天帝日日設宴,夜夜笙歌,置天下眾生疾苦而不顧,更是時常仗著天帝的寵愛而無理取鬧。所以承天本就對這位天後娘娘沒什麼好感,如今她又不分青紅皂白,在沒有查清事實的情況下就對晴兒下此毒手,這口惡氣是可忍,孰不可忍。
況且,自己與晴兒乃是朋友,此事又關係到自己聲譽,於公於私,為己為人,這事承天也不會置之不管。
這時,承天帶著滿滿的怒氣,正欲動身前往普澤殿找天後理論,不想卻被四大神將攔了下來。
隻見四大神將齊齊跪在承天麵前,靈武拱手抱拳,出聲勸道:“殿下,您不能去啊。假若您要是去了,那麼即使您是清白的,也是有口難辯啊。再說了,那個晴雲仙子隻是一個小小的奴婢,殿下又何必為她出頭呢?屬下鬥膽,懇請殿下哪裏都不要去,這樣一來可以證明殿下的清白,二來隻要殿下不動聲色,此事便會不了了之。”
四大神將跟隨承天多年,對於承天的為神之道及性格作風都是一清二楚,所以他們自然不相信承天會與一個小小的仙子存有曖昧。
不過與此同時,四大神將對天後的個性也是頗為熟悉,若是她有如山鐵證,定會親自前來找承天問罪。可如今她隻是對那個晴兒用了刑,並未動身前來找承天問罪,這就說明她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而是故意放出風聲,引起承天的主動,以便借機抓住他的把柄。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四大神將心知肚明皇後的伎倆,可承天卻是迷惑其中,若是他不將這口氣忍下來,那麼一旦他前去普澤殿找天後理論,或是為了那晴兒出頭,如此就算他與那個晴兒是清白的,諸神也會有所非議。想必,這也是天後想要的結果。
何況,堂堂統領十萬天界禁軍的戰神,位居三帝之下,眾神之上的承天殿下,居然會為了一個小小的仙子而與天後翻臉,要說這兩人之間不存在著特殊關係,想必也沒有人會去相信。
“本神行得正,坐得端,何懼諸神非議?況且我與晴兒光明磊落,清白無暇,日月可鑒,天地可證,絕無苟且之事。今日那天後道聽途說,是非不分,在毫無根據之下,便對一個弱質仙子下此狠手,還玷汙本神聲譽,如此本神若不找她問個清楚,那麼本神臉麵丟盡是小,那晴兒無辜遭殃,危及生死,對此本神於心何忍?”
承天毅然決然,這話說的更是斬釘截鐵,無奈四大神將就是擋在身前,死活不讓。
“說來說去,那晴雲仙子也不過是個小小的奴婢。而殿下身份崇高,得六界眾生之敬仰,若殿下真的是清白的,又何必為了一個小小的奴婢大動肝火呢?倒不如任由她吃點苦頭,反正無關痛癢。隻要殿下您不現身為她承擔,縱然諸神有猜疑,他們也不敢公然談論殿下您的是非,這樣一來,此事早晚有平息的一天。所以殿下您一定要忍耐,千萬不能因一時之氣,而鑄下大錯啊!”
靈武句句出自真心,字字發自肺腑,當然他所言所為,都是徹心徹骨的為了承天好。不過他所言極是,隻要承天不動聲色,靜觀其變,那麼此事總有平息的一天,就算諸神心裏生疑,也不敢說三道四,畢竟承天位高權重,非諸神能及,諸神又豈敢公然討論他的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