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皆大歡喜(2 / 2)

最後,這場告狀成了一場徹頭徹尾的笑話。

他想參與改革,已經拉不下那張臉,想要重新挪個窩,卻發現周六一那兒已經徹底對其關上了門,等待他的結果隻有一個,就地買斷工齡,選擇下崗。

袁文章為此,好不鬱悶…

而接下來,擺脫了袁文章這個麻煩,衛城棉紡的改革終於順暢。

經過最後統計,衛城棉紡436號人,有158號人選擇買斷工齡走人,或者選擇分流進入到其他企業之後,剩下的人都願意參與改革。

衛江南那兒也跟他同學進行一番溝通,並由李爭一出麵給陳學勇彙報,陳學勇以縣委辦的名義替衛江南他們做出說明後,江南省農村農業銀行答應就此事對衛江南他們進行貸款。

最終,衛江南他們的貸款審批額度達到了一百五十萬,加上先前統計的兩百五十萬,總計四百萬資金到位,剩下的將近一百萬則由陸豐年接手,初步完成了衛城棉紡的企業股份製改革。

而這個出資額度,剛好在陸豐年的接受範圍之內,超過太多,衛城棉紡就沒有買的必要,直接另起爐灶起碼不用承擔相應的債務。

而出資太少,對於陸豐年就沒什麼意義,占著小股東的位置,卻要操著董事長的心,不劃算。

最終,可謂是皆大歡喜。

……

時間洋洋灑灑,三個月一晃而過,衛城棉紡在改製成功後,葉則喜這個新任的銷售部長迅速組建了新的銷售團隊。

他們第一步是走訪周邊鄉村、城鎮,把倉庫裏的成品工作服盡快銷售掉,回籠資金。

衛江南這邊則組織人馬對接陸豐年那邊派過來的設計團隊,一起研發李爭一給他們的設計方案。

那些夏裝趕在季末的尾巴,已經沒什麼賺頭,真正爆發的是那些女士秋裝以及男士商務休閑裝。

一經推出上市後,立即引起了市場上的強烈反應。

但衛城棉紡在涉及到高端服裝銷售這塊,渠道建設不足,後來還是葉則喜給了個折中的方案,直接讓宏創達那邊做衛城棉紡的一級代理,利用他們的渠道,把貨推出去…

一個月時間。

僅僅一個月時間。

衛城棉紡便創造了改革之後的新生力,完成銷售額六百萬,純利達到五十萬。

辛苦已久的員工終於拿到了久違的工資,各個喜極而泣…

而第二個月,衛城棉紡繼續攀升,銷售額突破八百萬,到第三個月則更近一步,達到了驚人的一千萬…

衛城棉紡沸騰了,衛城縣政府也沸騰了。

這種銷售額度的公司放眼整個國內,或許不算特別起眼,但放在衛城來說,完全就是一個奇跡…

誰能想象得到,就在三個月前,這還是一家瀕臨破產倒閉的廠子,三個月後就已經完全活過來,給衛城縣帶來一個穩定的稅源,同時也給衛城縣國企改革提供了一個新的樣板。

而始作俑者李爭一,無疑成了衛城縣最為耀眼的一顆政治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