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合金之法(1 / 2)

果然,僅僅四個月後,袁義便再次以瘋狂的速度一舉打通足少陰經,直叫袁博和一眾長老們看得是感慨不已。如此速度,當真是聞所未聞,便是以柏長老七十之齡,江湖摸爬滾打一甲子之數,也從未聽聞有人以韶年之齡,將內力練至這般境界,當真是天佑袁家了!

“如今你內力也已初具規模,日後便直接使鐵槍練習吧,你臂力強韌,再使椆木槍,韌性有餘,剛勁不足,無法激發你體內潛能,也於你以後的修煉不利。”

“鐵槍雖少了柔韌,但我袁家槍法勝在剛猛,卻是比椆木槍更要合適你。嗯……沒有上好百煉鋼,也終究不美……日後若是尋得好的材料,老夫親自去請竇天兵竇大師再為你打得一副兵刃。”

長槍不同於一般兵器,為了保持韌性,槍身多是用黃荊木所製,甚至椆木所製,可彎至直角而不斷,袁義平日裏用的便是這種長槍。而槍尖則由精鐵所製,以保證有足夠的穿透力,如此剛柔相濟,方能變化無窮。但袁家天龍槍法卻獨以剛猛有力取勝,一力降十會。以袁義如今的內力,椆木槍確是有些輕了,況且以袁義現在不過一米三四的身高,使得這兩米有餘的長槍,也限製多多,諸多精妙槍法無法使出。

袁博頓了一下,又說道:“府中本來有塊玄鐵,是老夫九年前在武夷山上的一座天坑所得,應該是天外之物。雖隻有半尺見方,卻有足足兩百一十三斤重。後來竇天兵竇大師聽聞我袁莊有塊玄鐵,便尋來袁莊,欲觀賞一二。那玄鐵本就難得,兩百餘斤的玄鐵更是稀少之極,竇大師本就是兵器大家,見獵心喜,前來觀賞一二,也在理中。”

“待竇大師見到那塊玄鐵後,將隨身攜帶的佩劍,全力斬於其上,竟是隻將那玄鐵斬出些許印記,而竇大師的佩劍卻是劈卷了劍刃!竇大師乃兵器大家,隨身佩劍自是削鐵如泥之物,竟也無法斬得那玄鐵半分!竇大師自是眼見心喜,便提出幫老夫鍛煉此鐵,為老夫鑄柄長槍,並且分文不取!這玄鐵本就是非常之物,除了竇大師,整個江湖怕是再無人能將其煉化,老夫自然沒有不應之理。如此,竇大師用了整整三個月才將玄鐵中雜質剔除,又過月餘方將這柄玄鐵長槍打製完成!”

袁博一邊說著一邊拿起堂中的長槍,以手拂槍,慢臉陶醉之色。

“竇大師雖長老夫幾歲,卻也是性情中人,和老夫很是對口味哈!竇大師臨行之時,我便將剩下的玄鐵贈與了竇大師,竇大師自己打製了一柄佩劍用去四十餘斤,如今我袁府除了這柄玄鐵槍,再無玄鐵兵刃了,隻剩下幾斤玄鐵石剩下,卻是無法鑄成一柄長槍了,隻能鍛兩柄隨身匕首。不然,倒是可以給你小子再鑄一柄長槍。”

袁博口氣之中透著一絲遺憾,但卻無絲毫後悔之意。

那竇天兵本名叫什麼,早已無人知曉,隻因煉器手法無人能出其右,所煉製之兵刃,皆能削鐵如泥,如同天賜神兵,武林人皆尊稱其一聲“竇天兵”,而其真名為何,反倒無人在意了。

竇天兵無妻無子,一生隻有兩個徒弟,如今都已經是武林中難得的德高望重的兵器高手了。

自從兩個徒弟出師以後,竇天兵便很少再替人煉製兵器了。有兩個徒弟在此,已經無需他再動手腳,而且年歲已高,體力衰退,也的確難以為繼了。

那次為袁博煉製玄鐵長槍,不僅分文未取,更是消耗了太多的體力精力,自此以後,便再未替人打造過一柄兵刃,想必是再難以尋得如此上好的材料,從此興趣寥寥了。如此,袁博的這柄玄鐵槍和自己的那柄佩劍,便是竇天兵的封爐之作了,也難怪袁博對其心懷感激了。

袁博雖是說日後一直多加留意玄鐵的消息,心中卻也明白,玄鐵這種寶物,實乃可遇而不可求之物。尋常兵器,取幾兩摻於兵刃部位,便可立即鋒利一倍不止,真正的削鐵如泥。因此對於武林人士來說,玄鐵之精貴,還在黃金之上,更主要的是黃金易得,而玄鐵卻是難求。

當年袁博在武夷山無意中發現那個巨大的天坑,並在坑底發現那塊玄鐵,已經是難得的運氣了,若是說還能再巧尋得一塊天外玄鐵,便連袁博自己都不相信了。隻是袁家以槍法立世,這幾斤玄鐵也派不上什麼用場,倒是可惜了袁小子這個好坯子,隻能等他再大些,便將這玄鐵槍傳與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