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詩成鳴州驚半聖(1 / 2)

眾人還在震驚於梁爭箴言明誌之際,梁爭的腦海中,正自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

但凡明誌之人,都會在腦中形成一個“文池”,文池納誌凝水,貯存於此,便是明誌之人能夠借此勾動星辰聖力的媒介,以此形成大力量,凝聖成兵,言出法隨。

此時此刻,梁爭文池之中雷光閃動,彩霞映天,池水翻滾跌宕,如同潮起潮落,在文池的上方,一塊通體冰玉的無字玉碑突然出現,光彩耀人。

梁爭麵色古怪,誌念觀看著文池上方的玉碑,這塊玉碑,竟是前世聖廟中從天而降,將他砸暈的那塊“磚頭”。

玉碑光華收斂,一行剛虯篆字出現其上,一閃而逝,正是那句“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難道但凡至理名言,隻要能夠勾動星辰聖力,都會顯現在神秘玉碑之上?就在梁爭疑惑之際,文池之上突然又是一陣耀眼光華閃過,一道道明朗的信息出現在他的腦海之中。

地理山貌,九國歸一,整個天運大陸九國版圖,清晰地映入腦海,呈九宮形的九國環環相扣,疆土接壤,環衛著一座聳天巨塔,一道道恐怖的聖力自巨塔之上連通天地,正是天運九國的聖地,聖天塔。

在九國邊境,聳山峻嶺蠻荒之地,存在著癸、羌、蠻、巫、妖、獸等異族,虎視眈眈,時刻垂涎著九國豐儒大地,常年征戰,血流成河。

梁爭看的驚異連連,卻憑空生出一股滔天豪氣,男兒當自強,征戰沙場,才能彰顯男兒本色,此時此刻,他心中無比向往大儒之士,統領千軍,言出法隨,詩詞一出驚天動地,退兵蠻夷千裏之外,那種張揚肆意,何等風光?

不過眼下,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不考取童生獲得文位,別說是通達天聽,就連生活都難以為繼,相依為命的姐姐都無法保護,還談什麼男兒氣概?

就在他從思緒中醒轉之際,一本本散發著紅色光芒的羊皮書卷從玉碑上連連閃現:《論語》《詩經》《尚書》《禮儀》《樂經》《周易》《春秋》……

一係列耳熟能詳的經典名著曆曆在目,旋即,玉碑之上紅光一盛,幽然消散,緊接著一些閃爍著青青光輝的書卷一字排列,如同轉輪一般飛速旋轉,讓梁爭乍看之下神色大喜,竟然是《唐詩選集》《宋詞經記》《周禮》《十三經注疏》等膾炙人口的經典名著。

梁爭驚喜連連,暗呼童生有望,接著他發現,先前出現的一些閃爍著紅光的書籍典籍都是這個世界已經出現過的名著,而那些青色光芒的書籍,都是前世東漢唐初之後陸續問世的經典之作。

這些經典,都是天運所沒有的,也就是說,這些經典一旦問世於此,極有可能勾通星辰之力,凝聖成水,壯大文池。

梁爭看後幾欲放聲大笑。

就在此時,震徹九霄的鍾聲連續三響,彰示著縣試時辰已到,眾考生上交考牌文書,進入考場。

尹縣令從興奮之中回轉過來,也不走官門入監考台,而是雙手緊握梁爭左手,跟著他隨同眾考生一起步入考場,之後才依依不舍的走向監考台。

天運大陸文位官位皆以功名排位,如今桐縣出現一位箴言明誌之才,他的功名肯定會漲上一大截,如果梁爭考取童生文位,說不定他還能就此一路青雲,借此功名上第。

梁爭的座位在青象四位,是一個偏隅之地,在沒有行走監考的情況下,監考台上根本見不到他的情況,不過即便如此,童生科考之中,也沒有徇私舞弊的存在,正是因為監考台上,靠近考場的邊緣,供奉著一座孔聖人的雕像。

這座雕像栩栩如生,宛如真人,一道道天辰聖力從雕像之上輻射整個考場,任何考生的一舉一動都在聖力的臻視之下,一旦有舞弊情況,定會被發現,逐出考場,免去十年科考資格。

這種嚴厲的打擊,使得所有考生都噤若寒蟬,不敢造次。

然而梁爭卻不在此列,他的無字玉碑可不是這個世界的東西。

試卷發下之後,他便快速的瀏覽一般,因為有著玉碑的存在,他考前的緊張心情蕩然無存,一顆心中正平和,審視著試卷的問題。

天運大陸的科考與地球相仿,前兩張試卷都是一些摘自儒聖學士典籍中的問答題,第三張試卷是默寫卷,第四張則是類似於即興發揮的詩詞詠作。

大體瀏覽了一番,梁爭心有成竹,自懷中小心翼翼的取出筆墨紙硯,鎮紙筆洗,在取出馬尾篆筆的時候,梁爭的手輕輕一顫,握著這杆承載著雪堇滿腔柔情的篆筆,他心中某處被狠狠地觸動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