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8章 最是夕陽(一)(1 / 3)

第一部進入收官階段,這將是走出水泊,向外發展的基石。沒有推薦時找起來很麻煩,希望大家收藏吧。

————————————————————

“大好河山,人傑地靈。千年禮法,百年基業,正應是國富民強,蒸蒸日上之大好機緣;可放眼看去,當今完全不是蓬勃向上的樣子。如此難得的時機,何以官場黑暗如斯、禁軍暗弱至此,當真令人慨歎不已!”梁山水寨金沙灘,雷三郎對著夕陽中波光粼粼的水麵感慨言道。

他身旁的是軍師智多星吳用,隻見他手撚胡須微微點頭,目送遠方。“是啊,*。自太祖開大宋基業以來,當今可說是最黯淡的時候。不如此,吳某一介書生,何以上山落草。”他說道。

他們身後還有著石秀、燕青、蕭讓、安道全等數個頭領陪同。雷三郎離開樊瑞分教,回到水泊梁山正欲向虎頭蜂行進的時候,卻得軍師吳用等人接下來,言道公孫勝也派人傳來消息,馬上就要到山寨了。雷三郎遂決定一起來到金沙灘水寨這裏,眾人一同在這裏等候迎接。

金沙灘這裏的領軍頭領是著名的水軍頭領浪裏白條張順,他也是“宋頭領”的故交,接待極是熱情。此刻更得軍師的細致安排,派人回總寨通知炊火營,準備在這裏擺下宴席,為最近總是自稱“雷某人”的大頭領和離山多日的公孫先生接風洗塵。

雷三郎雖然近來與吳用多次打交道,也一起決定了不少山寨的大事小事,可是還真沒有時間在一起作深入的交談過。如今可說是個難得的時機,兩人遂漸漸離開眾人,走到了水寨碼頭的盡頭,對著水天一色的遠方,開始了一場久違了的交談。

他雷三郎自詡知道宋朝的大概走向,可真說起人家北宋的曆史其實頭腦裏真就基本上空空如也,於是趁此機會他向吳用這位‘老師’詢問起這宋朝及以前曆史的一些事情起來。

這位總是自稱學究的智多星吳用可算是個吊書袋,說起前朝掌故、本朝曆史那可是頭頭是道。

對雷三郎重點關心的過往的曆史、理論與爭鳴、宋史人物與大事這類問題,他說的更是細致,仿佛進入了某個《百家講壇》講授者那種忘我的境地。

從這裏雷三郎也再次領略了這位智多星的深邃思想,在吳用看來,過往朝代華夏文化的高峰應屬兩個時候。一個是東周的春秋戰國時期,在那個諸侯割據,天下七分乃至數十分的年代,戰火頻仍生靈塗炭,迫切需要一種治國方略代替自夏、商、周以來原有的分封製度。於是出現了“百家爭鳴”,儒法墨道等各項主張和流派紛紛粉墨登場,及至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國以後的千餘年來,華夏中原的國家主體雖然幾番改朝換代,其主流依然是保留在“百家爭鳴”後形成的框架內。

法家思想做為治國方略進入了律法體係,成了以法治國的最主要的依據和發展完善的淵源;儒家創立者孔子被奉為聖人,他的中庸、等級、守禮理論被各代皇帝尊為祖製,官僚階層也大多是依此產生了一代又一代忠良或者奸臣;注重實踐的墨家,漸漸演化成仕工農商、天文曆法、手工業者等技藝行業的代表,他們雖然漸漸脫離了社會的統治階層,也漸漸沒了自己的理論體係繼承,但卻引導了國家、百姓最基本之需的社會生產;道家最是玄虛,在漢朝武帝“獨尊儒術,廢黜百家”以後,漸漸淡出了皇帝和國家上層的視線,不過道家很快又改頭換麵以道教的形式流傳於民間,並在以後一些朝代在民間形成氣候,並進而影響統治階層,對上層的影響時時有卷土重來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