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0章 178 佛羅密約2·【聖使會仙長】11(1 / 2)

============================

順利的把樊瑞引薦後,雷三郎趁機脫開身來,他感到一陣的輕鬆。

誰說這是容易的事?他的後背已經被汗水拓濕了,那種談話每一句都得察言觀色,句句小心。總算這關要過了,可以說各方條件湊成的最好的結果了。

接近道君皇帝趙佶,這就是一場賭博。

賭他對道教的信仰,賭他對得道成仙的渴望。

他們沒打算跟趙佶講道,也不可能那樣做。這位趙佶皇帝對道教的癡迷程度,恐怕天下沒幾個人有他那麼道性高深了。雷三郎直擊的就是那種長生的yu望,這是道教能夠影響這麼多皇帝的最根本的東西;雖然一直以來道也沒能真正解決這個問題,但長生不老、永享富貴的yu望還是不斷的把這些皇帝們推向了這裏。

道教在皇帝這裏最終是要失敗的,因為它沒有保住皇帝的命。但雷三郎並不在乎這些,他隻是想需要皇帝給他些可以寬鬆做事的時間,反正這個趙佶一時半會死不了,這也就夠了。

他願意鑽研道教就去鑽唄,隻要認可了我們,咱就繼續投其所好,讓你興致越來越高。反正道教研究得越深,就越相信成神成仙,因為按道教來說,祖師爺老子早就成仙了。

他們會趙佶也是要分步驟進行的,首先當然還是得由他來接觸的。這位可是皇帝,有幾個膽子像林靈素那樣敢於跟他胡白活?

雖然他不知道當初林靈素是靠什麼吸引趙佶的,但想來跟這得道升仙也不會差很多。

當然在這方麵,他雷三郎的理論應該是新穎形象的。誰見過神仙境界?他就見過,要想宣傳宗教你就得首先相信了吧,這樣才可能融會貫通,貨真價實。

開始的時候,雷三郎也隻是為了水泊山寨弟兄們改弦更張,用一種神吹呼哨的信仰來凝聚人心;可這得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稍一放鬆人心就散,隨著對“華盛天道”天天掛在嘴邊上,他自己也差不多真“入道”了,雖然此道與彼道根本不同。

他們不會與趙佶開始就真的談道,那是以後公孫勝的事。

他的什麼“仙界”啊、“靈慧”啊、什麼道玄仙長之類,更像是敲門磚,趙佶被吸引住了,一切皆成;他們並沒打算像林靈素那樣完全依靠趙佶活著,他們要的隻是跟趙佶有這麼一層“道友”關係。

萬一不成,那就是天意了。反正情況已經不能再遭了,沒有趙佶的反對他們一樣得退回去。

他內心裏信心還是滿足的,趙佶沒有什麼理由不接受這種超凡脫俗的說教,否則他就不叫道君皇帝了。

好了,現在他已經是正在成長中的“道玄仙長”了,以後他還會不斷地進步,靈慧不斷的提高;一個油畫就夠他鑽研幾年的了,沒準這回還真又造就了一個新的藝術家呢。

安排樊瑞接著進行“激活靈慧”是早已算計好的。他更善於察言觀色,更理解這個社會,對道法也更專業一些,但他仍然不會與趙佶談論道教理論。

雷三郎給了趙佶一個框架:上有華盛天園仙界等著他去追求;下界有華盛天道依照《天道律》正在發展;他本人有這藝術的“功法”需要修煉,這是他成仙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