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總管軍師吳用手中的近兩千兵馬也同時發動,向高濂前軍大營攻擊;水軍乘坐冰橇將火箭飛蝗般射來。高濂軍號稱北騎第一軍實際成軍不過數月,前邊被梁山水軍打得沒了士氣,現在更是軍心浮動,加上自己敗兵衝撞,立刻潰不成軍四散逃逸。
此時高濂也早已慌了手腳,急命手下軍事總管富海和生鐵佛等保著他像西北麵大名府聞達軍大營奔逃。吳用命李逵、燕順、鄧飛等率軍隨後追趕不給對手喘息之機。
高濂在奔逃間,遇到了大名軍派來的兩千增援部隊,還未商定抵禦辦法,李逵的輕騎軍更快,首先殺入,緊接著燕順、鄧飛等不斷趕來,黑夜中到處都是梁山軍喊殺聲。
高濂首先膽寒,帶人就跑,引得大名府援軍跟著潰敗。
北京大名府府帥聞達率軍八千在水泊以西高濂軍西北二十裏紮下大寨,此次接到高濂求救探報,雖是很不耐,但礙於留守大人梁中書的臉麵還是不得不派出援軍。
但不久他就感到了不妙,探馬回報援軍方向喊殺震天,敗兵已經向回潰退,而且大寨周邊也有敵情,似乎有不少人在暗中動作。
聞達久經戰陣,知道敗兵衝擊大營的厲害。立即下令派兵前去阻截,嚴令敗兵繞寨而走。可是他命令得了自己軍兵,卻管不了那位有著“皇命”的北騎第一軍統帥高濂。
別看高濂對敵打仗不行,可遇到自己人牛氣上來了,看到有軍兵攔路不讓進寨,立刻命令生鐵佛鄧坤砸開寨門,向內直闖,誰敢攔阻殺無赦!
大名府帶兵的副將當然知道這位“高衙內”連守備梁大人都不願招惹,正在上前辯解,那還輪的上,上千敗兵隨著高濂已經一擁而入。
那副將還待指揮軍卒阻攔後麵的大隊軍兵繼續進入,哪知眼前飛起一片斧影。卻是李逵早已衝入敵陣中,見到敵寨門前火光下將軍摸樣的人,混亂中竄上去就是一斧。可憐這位奉命而來維持大營秩序的副將,稀裏糊塗的就死於非命。
李逵得手後更是凶悍,大吼一聲砍散寨門附近軍兵,輕騎衛和腿快的梁山嘍囉緊跟著衝入了聞達軍大寨。
也就在這時候,聞達大寨四麵炮聲震天,數十處營寨鹿角柵欄被轟上了天。
這是軍師吳用派出的轟天雷淩震,埋伏在大寨附近,看到梁山軍殺來,立時放起爆炸物。這規模可要比在北騎第一軍後營大得多了,淩震親自出馬,使用的火yao上千斤。配合著淩震火器營,幾支鼓威軍催動戰鼓,喊殺聲一片,聞達大軍受到震動,被李逵衝動的前軍步步潰退。
大名府軍乍一混亂,被李逵得手占了寨內好大一片,但聞達軍有八千之眾,寨內各營之間布置暗合陣法,要想擴大戰果確實不能達到。即使後麵梁山軍兵逐漸湧入,但隨著進攻麵的擴大,推進速度降了下來。
更主要的原因是雖然大寨裏前軍敗退,但整個營寨並沒有因之潰散。力守中軍的聞達放過了張皇失措又氣勢洶洶的高濂,帶著數百親軍衛隊斬殺逃兵,經過了調動後軍來援,幾番廝殺壓住了陣腳。
接著聞達軍優勢兵種——弩箭兵開始發揮作用,他們在長槍手的護衛下,步步緊逼,弩箭如飛蝗很快占據了優勢,逼得李逵等步卒節節後退,最終不得不撤出了大名府軍大營。
此時天色還未亮,大名府軍也未敢出營追擊,天色將亮的時候,吳用調集的近三千民衛陸續趕到,雙方進入膠著狀態。
水泊梁山鑒於兵力不足,自進入反圍剿作戰以來,吳用從工匠營、服務營等組織了近四千名青壯年,充做作戰後援稱為民衛。這些人衝鋒陷陣是不行的,打掃戰場呐喊助威可能還夠用。
可此時戰場事態卻是不容樂觀,梁山一方軍兵算上民衛也才六、七千餘人,而聞達大營加上北騎第一軍殘兵湧入,兵力已達近萬梁山軍雖是表麵圍攻對方,但實際卻是劣勢,一旦被對方反攻得手,那敗退將不可遏止。
真到那時,周邊禁軍,加上官府差役立即會囂張起來。
別看這些爪牙平常並不敢招惹綠林豪強組織,尤其在梁山勢大時避之唯恐不及,但真若要是官軍得勝,他們的凶惡程度可是比朝廷禁軍更甚。
在宋世這個農業社會,人員流動是相當有限的,商隊達到一二百人規模的已經很是少見了。一旦義軍潰散,大量的人員向四處逃離那將是十分引人注目,這些官方的各種各樣的差役、廂軍、地主莊園家丁護院,抓捕起散亂嘍兵和隨軍家眷、貧民等,將是十分瘋狂的。等待他們的下場,更會是極為淒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