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8章 275 沈氏天機院【七章】7(1 / 2)

=================================

鎮江,揚子江邊,濤聲陣陣。

沈屯,距離州府十數裏的一個小村鎮。

一場熱鬧的集會正在這裏舉行,十裏八鄉的人眾,南來北往的客商雲集此地,這個小小的村落一時熱鬧非凡。

沈屯外圍,有一處梅林環繞的莊園,別號夢溪園。這裏正是沈括十數年前從朝中歸隱,著述《夢溪筆談》的地方,集會的中心就在這裏。

夢溪園的北麵是集市的中心,趕集的人流從這裏直到江邊那裏散開,走親訪友、唱戲做買賣的熙攘不斷。江邊一處搭起高台,這裏正舉行隆重的祭拜儀式——祭拜水神,祈求五穀豐登,風調雨順。

夢溪園的沈氏家族的現狀一早已比不得數十年前,其先祖沈括在外為官數十年,選擇這裏定居時也算是家大業大。那時候著述《夢溪筆談》這樣的鴻篇巨著實在也是個浩大工程,不但要有大量的資金支持,同時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夢溪筆談》實在是集那時科技之大成的百科全書,所記錄研討的許多前沿的東西其意義已經超乎了那個時代;沈括能完成這樣的壯舉,實在是對於華夏文明空前的貢獻。也是對整個全人類做出的巨大貢獻,雖然那時候還沒有這樣的認識。

現在的沈家早已經鬆散多了,也許是沈括晚年鑽研各種技業所留下的科技財富太過繁雜,後人消化太費功夫。此後數十年,子侄中再沒有朝中能做得高官的,影響已不複以往。其後人大多以經商、種地為生,原來諾大的家族已經分成數股分散在鎮江各地,夢溪園也不複往日的輝煌。不過,夢溪園名聲在外,若幹年來這裏已經形成的水陸交通要點的鎮江最大的集市之一;尤其是每年六月,祭拜水神的大典更是能吸引大江南北無數的善男信女。

雷三郎正與夢溪園的主人沈方於梅林飲茶,相陪的有沈氏家族的沈才、沈成業等。

鎮江此處是他南下的重要一站,小旋風柴進的江南道場中心就設在這裏。當然更重要的,這裏也是天訊信鴿網絡伸出南方的最主要的觸角。雷三郎要在這裏整理全局消息,權衡下一步走向的何去何從。

從天道總院師沈雲那裏,他已經得知鎮江沈家雖然已不複往日輝煌,但祖宗留下的基業還是得到了相當的傳承。《夢溪筆談》的技業雖然不為當世賞識,族中人也不是很富庶,但沈家人還是對多項技業有所傳承和發展,尤其是沈方、沈才、沈成業幾位,說是當代技藝大家也不為過。

雷三郎在柴進引進下,拜會夢溪園行事高調。見麵就是表示華盛天道全力輔佐支持沈家事業,並帶來了見麵大禮。

他身邊陪同人員柴進、石秀、樂和等自然跟隨,另外兩個人神算子蔣敬、和那位正式上任的秘書無言很是引人注目。

跟隨吳用手下江南總部的蔣敬這次是被雷聖使特意帶來的,他展示了兩件秘寶——算盤和一版金屬活字排版。雷三郎言明這是在沈括沈老前輩多項技藝研究中發展出來的應用技藝,神算子蔣敬做了一番妙手示範,著實讓眾人大開眼界。

活字印刷那就不說了,那是雷聖使在東京緊急會見畢昇後,臨時開發出的這一版示範樣品,暫時還達不到完美和實用境地;但它開了一個頭,那就是金屬在字模上的應用。如果山東沂山和鎮江南北二沈同時在這方麵開發,一定能少走許多彎路。算盤的應用則是實實在在的實用技術了,古人算數使用的是算籌,簡單說就是用小木棍擺出排列組合,一道算式往往要擺出一大片。真不知道古人在這種情況下,竟能運算高等數學,做出《九章算術》、圓周率那樣的超級繁複運算,那得需要多麼大的計算量和超級的記憶能力?

在這宋代,算盤的雛形已經開始出現了,但遠遠還沒達到實用效果。在雷三郎將這個實際模型交給蔣敬的時候,這位神算子立刻癡迷起來,不多久就成了超級計算專家。這一方木框中的一排排六個珠子太神奇了,隨身攜帶邊唱邊算,萬千數字盡收其裏。這完全是計算法的巨大改革,怎能不讓神算子和同樣深通其理的沈氏諸人心內狂跳。

無言展示的則是另一套東西——數十張機括示意圖和結構草圖。這裏麵有農具、運輸工具、水力工具,也有軍械、攻防器械簡略的或者詳細的圖紙。

沈雲給他找的這幾個人果然不同一般,共同的地方是不尚空談,埋頭各自做事似乎就是他們的天性。這幾個人都是孤兒,似乎都是在最窘困的時候得到了沈雲的幫助和收留。無視大多數時間都閉著眼,似乎對什麼都不關心,但它傳承了沈雲的煉丹術,對藥石、礦物有所研究;無缺一條腿有些瘸,但這要行動起來卻幾乎如同時妍一樣迅疾,他繼承了一些沈雲對道法、技擊陣法等方麵的研究;而這位無言從不多說一個字,但卻對機括設計製作十分的癡迷,畫起工藝簡圖來簡直是得心應手,聽著雷聖使言講,就能把實物巨細描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