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公正寬和杜延年-麒麟閣十一功臣(1 / 2)

總是能聽到人們談論站隊的問題,說當官的都得站隊,又有人說不是自己想站哪隊就站哪隊,都是形勢所選,更是提醒諸位,千萬不要站錯隊,站錯隊了,你再有能力也不用你,說的神乎其神,或許確實有這種情況,即使你站的那個隊一時贏了,也不可能永遠贏下去,總有輸的那一天,最後也會被清算。往往這時候我們都歸根於命運,我們常常嘲笑項羽烏江自刎的時候感慨是天命,非戰之罪,我們後人何嚐不如此呢?今天看看西漢麒麟閣功臣杜延年怎麼站隊的。

杜延年字幼公,南陽郡杜衍縣(今河南南陽市宛城區)人,當然他能進麒麟閣最大的功勞就是擁立宣帝,他們老杜家也沒閑人,他父親杜周,官至禦史大夫,有名的酷吏,屬於人狠話不多的主,跟酷吏張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因為他確實是被張湯提拔起來的,能殺一百人絕不殺九十九,但杜周有一點比較好,對老百姓還可以,對於犯了事的皇親國戚、政府官員那可就沒那麼仁慈了,一個字,能殺絕不打,能打絕不放,千萬別落在杜禦史的手裏,就沒有不招的,回頭把這些酷吏給大家梳理下,讓大家深深地感受下酷吏的滋味。

他有兩個哥哥分別任河南郡守、河內郡守,跟父親杜周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辦案都很暴力。杜延年純粹的子不類父,雖然也是學法律專業的,但為人寬厚。杜延年家裏非常有錢,好多個“小目標”,妥妥的官二代、富二代。家裏有錢有勢,出來做官很容易,霍光卻很賞識杜延年,讓他擔任軍司空。

始元四年,益州蠻夷造反,杜延年以校尉的身份率領南陽士卒進擊益州叛軍,回軍後,擔任諫大夫,至於為什麼輪到杜延年帶兵平叛,我想霍光大人想曆練曆練杜大人,有了功績就好提拔。

後來左將軍上官桀父子和鄂邑長公主(蓋長公主)、燕剌王劉旦謀亂,燕倉知道他們的陰謀後,立即報告給大司農楊敞,可這老頭害怕了,休病假了,不敢參和也不敢彙報,這麼大的功勞就讓給杜大人了。杜大人可不糊塗,立即向主要領導並立即向皇帝彙報,上官桀等被誅殺,杜延年因功受封建平侯。我們通常講信息就是效益,諸位學到沒有,就這個信息,杜大人就封侯了,楊老頭不但什麼也得不到,還受了處分。

由於霍光的一手提拔,再加上自己有首告的功勞,杜延年升官很快,升任太仆、右曹、給事中。是不是認為杜延年是霍光一隊的了,確實是,很多人都這麼認為的。跟杜延年一時期還有叫田延年、嚴延年,關鍵還都挺有名,導致筆者在讀那段曆史的時候經常弄混,頭疼不已,像現在班裏一喊“zi xuan”,會有好幾個人回答你。

霍光持刑罰嚴,杜延年輔之以寬。尤其是辦理燕王案件時,禦史大夫桑弘羊之子桑遷逃跑,曾留宿於父親舊下屬侯史吳家中,桑遷被捕後處死後,有人就想把桑弘羊弄死,同時把丞相車千秋也牽扯進來了,到這種程度的時候,明白人都知道,是霍光搞清算,要鏟除政敵,要一家獨大。

杜延年便上奏與霍光爭辯,是爭辯,杜延年的出發點是是否有利於國,是否有利於民,按理說自己受霍大人賞識,應該對霍大人的指示言聽計從,甚至要揣摩霍大人的意向,不等霍大人發話,就給霍大人辦好了。杜延年說官吏放縱罪人,有常法為據,今改為誣指侯史吳為大逆不道,恐怕過於嚴重,丞相車千秋一向無所守持,為人寬和友愛。至於說他擅自召中二千石,無甚根據,認為丞相居位已久,又曾在先帝時任職,非有大變故,不可拋棄。近來百姓多言治獄深苛,獄吏嚴厲凶狠,今丞相所議又是獄事,如果這事也連及丞相,恐不合眾心。群下嘩然,庶人私相議論,流言四起,杜延年擔心將軍會因此事喪失名譽於天下!霍光最終聽取了杜延年的意見,沒大搞冤獄。

杜延年還有一件事辦的好,就是廢除官府專賣酒、鹽、鐵,為什麼好呢,這得從漢武帝說起,武帝窮兵黷武、攻打匈奴、平定南方蠻夷,幹這些大事是要花錢的,雖然經曆了文、景兩代人的積累,可武帝幹的事情實在太偉大了,錢不夠花了,所以桑弘羊為了增加國家稅收,就酒、鹽和鐵進行官營政策,嚴禁私人鑄鐵造鹽。

鹽鐵官營從一定意義上來講的確是“與民爭利”,但這個民不是勞動人民,而是那些富商階層,缺點也十分明顯,因為是壟斷經營,導致民營企業完全沒有生存空間,這在後期導致其生產效率不斷低下,且不注重商品的質量與市場需求,官營體製的活力也就越來越低,最終到了浪費社會資源、壓製生產積極性、損害百姓的利益、阻礙社會發展的地步,這裏麵就涉及經濟學的問題了,簡單介紹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