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帝國靈帝中平元年,明王秦陽公奉聖旨持印綬進爵關內候、大漢帝國漢中太守,天下諸侯紛紛恭賀,黃巾軍軍力大增。”——《三國奇誌列傳》
“什麼?!帝國竟然真把印綬給了秦陽?”張繡拍案而起,滿眼的難以置信之色。他沒想到在漢中局勢尚未明朗之前,帝國竟然直接冊封了秦陽。
“主公不必多慮,漢中現在內亂,局勢尚不明朗。即便是秦陽嫉恨主公當日拒絕他糧草之事,我們也不懼他。若是主公還不放心,我胡車兒這就帶兵去抄了秦陽那廝的後路……”
“不急……”張繡止住了胡車兒的話語,沉吟了一下說道:“去調集五千擔軍糧給秦陽送去,就說我張繡恭賀關內侯執掌漢中。”
“主公……”
“去吧,有帝國在身後支持,秦陽稱霸漢中是遲早的事情。我們宛城現在還很弱小,犯不上得罪這個賊頭兒。”
荊州城,荊州向來是人傑地靈之處,英才頗多,而且荊州的富庶也是整個帝國首屈一指的。劉表憑借這些,在天下諸侯之中也是舉足輕重的角色。
“主公,秦陽封侯之事您的意思是?”
“秦陽?黃口小兒罷了,他若是再派使者前來,就借他些糧草。條件依然不變,若是他不來也就算了。我堂堂荊州難道還要主動去巴結一個賊首不成?”劉表淡然自若。
“遵命……”
汝南城,袁術麵色陰沉。麵前已經破碎書案和茶杯顯出這個房間主人的憤怒。
“楊奉!你不是說你們的計劃天衣無縫麼?怎麼現在成了這個樣子?!現在我倒要看看波才那個廢物怎麼收場!”砸碎了桌子的袁術依然怒不可遏,指著麵前麵色慘白的略腮胡子大漢高聲喝罵。
楊奉低著頭,像個做錯事情的小孩子一般,額頭上的冷汗不斷的滲出。黑山軍的慘敗,帝國冊封聖旨和印綬到了秦陽手中,秦陽更是有了十萬擔軍糧的補給。一連串的變故讓整個漢中的局勢逐漸明朗,可以想象,擁有充足補給的秦陽二十五萬大軍,拿下整個漢中隻不過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波才大人,您可別怪我啊,漢中覆滅我可不願和你一起陪葬……”楊奉的眼珠轉了轉,終於下定了決心。如今秦陽得到朝廷的冊封和印綬,便代表秦陽與袁術一樣成為大漢帝國的臣子。那麼當初與袁術約定的,待到秦陽疲弱之時兩麵夾擊的策略斷然無法實現。沒有了袁術的幫助,波才定然無法抵禦秦陽大軍的鐵蹄。
“袁,袁大人……”
“有屁快放!”
“袁大人!主公!”楊奉“噗通”一聲跪倒在袁術的麵前,“主公,如今漢中不保,波才將軍勢必要與漢中共存亡。求主公大發慈悲,我楊奉願投效主公,為主公牽馬墜蹬萬死不辭啊!”
袁術驚疑不定的望著眼前跪著的這個麵目甚為剛毅的大漢,他沒想到楊奉竟然會演這一出,而且還真是有點涕淚橫流的味道。
“你是波才的人,我本與波才約定平分漢中。既然你們連漢中都保不住,我還留你有什麼用處?”袁術嗤笑一聲。
“主公……”楊奉見袁術似乎心如鐵石,不由得眼珠轉了轉,說道:“主公,如今黑山軍的殘兵敗將已經離開了漢中,末將與那張燕也有些交情,末將願為主公勸降黑山軍……”
“黑山軍?”袁術略一沉吟。黑山軍的戰力他早有耳聞,張燕也是黃巾軍的名將。雖然如今戰敗,但是卻依然有兩萬多訓練有素的兵馬在手,若是真的能得到黑山軍……
“好吧!我便給你一次機會。紀靈!”
“末將在!”門外走進一個膀大腰圓的大漢對袁術躬身行禮。
“你帶著三萬兵馬隨楊奉將軍一起去走一趟,勸降黑山軍!”
“主公,若是他們不降呢?”紀靈粗聲粗氣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