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蕪,死寂,殘陽夕照,戰旗蕭索,陰風怒號,遍地血腥。
任何人見到眼前這幅畫麵之時,都已經無需再有人贅述這場戰鬥的慘烈。震耳的殺聲雖然隨風而逝,但卻依舊縈繞在人們的心頭。
那些親身經曆過這場戰爭後得以幸存的士兵們,卷縮在睡夢之中瑟瑟發抖。隻有勢均力敵的戰爭才會出現焦灼的場麵,而這場戰爭毫無疑問不在此列,它來得快去得也快,僅僅一個小時的時間,偌大的廬江城便如同曾經的壽春一樣被化為了一片焦土。
而從此之後,這天下間多了一個讓所有人都聞知喪膽的名字——魔軍!
戰無不勝的黃巾軍神話破滅,任何人都難以想象,號稱黃巾軍絕對主力的精銳黃巾五個整編營僅僅在一個小時之內便被生生踏平。
從秦陽入主漢中整軍以來,黃巾軍五營便一直保持著每營三萬人的編製。這並不是說黃巾軍沒有力量充實這五支部隊,而是秦陽刻意為了保證這十五萬大軍的戰鬥力。優勝劣汰,隻收留精兵之中的精兵,這點已經成了五營將軍的共識。黃巾軍戰士都為能夠加入這五營之中為榮,因為他們背負著戰無不勝的無上榮光。
黃巾軍第一營將軍張牛角重傷,副將卞喜戰死,第二營副將軍黃邵,上將程遠誌戰死,第三營將軍韓忠戰死,第四營將軍馬相重傷,副將軍孫仲戰死,第五營副將孫夏戰死……。十五萬大軍得以活著回到淮河之北安風津的隻有三萬殘兵!
魔軍初次征戰,便以泰山壓頂之勢,瞬間摧垮了黃巾軍主力部隊的防線。以其不受降,不留活口的殘忍,使得整個天下為之震顫。一戰,黃巾軍主力被摧毀一半。一戰,整個廬江城寸草不生!
“大漢帝國獻帝建安三年,徐州侯呂布自立為天下魔主,率領百萬魔軍陷塗中,平廬江,同時擊潰黃巾、江東兩軍,屠戮無數,以血驚世。”——《三國奇誌列傳》
安風津,黃巾軍營地白帆飄舞,全軍縞素。
金頂大帳之中,靈幡輕動,無數靈位赫然擺放在大帳中央,密密麻麻令人觀之不禁心悸神搖。
望著那靈位上一個個熟悉的名字,全身素白的秦陽心中猶如刀絞一般。一張張熟悉的臉孔從他的腦海中逐一浮現而過,就在不久之前,這些鮮活的生命還在金頂大帳之中談笑風生。而到了如今,卻變成了一塊塊冰冷的靈牌,甚至連屍骨都在戰場之上化為飛灰。
秦陽依稀的記得,那個在金頂大帳中因為得勝而輕狂無比的將軍名叫卞喜,那個總是陰沉著臉在自己初掌黃巾大權之時還懷有異心的精瘦男子叫黃邵,還有永遠都憨厚笑著的老實人韓忠……
一張張性格各異的臉譜在秦陽的心中逐漸模糊,遠去。無論曾經的種種,無論他們與秦陽之間的遠近親疏,秦陽隻知道這些人盡皆都是黃巾軍的肱骨之才,便是這些人一個個組成了如今這個戰無不勝的黃巾軍,回想起任何一人,秦陽都忍不住心痛不已。
“諸位,我秦陽愧對大家,有負當初對各位的誓言。我沒能履行承諾讓你們見到太平盛世,你們的在天之靈切莫遠走,我秦陽一定會為你們報仇!”
“報仇!報仇!報仇!……”
或是悲,或是怒,或是痛的怒吼驟然在金頂大帳之中炸響,無數戰將們齊聲高呼,他們在此立誓要用自己手中的武器將敵人的頭顱斬下,用敵人的鮮血來祭奠自己的戰友,兄弟……
黃巾大旗迎風飄舞,“報仇”的吼聲猶如漫卷的潮水一般從金頂大帳之中向著四麵傳開。同在一麵大旗之下的戰士們不由得紛紛站起,揮舞著手中武器嘶聲應和。刹那之間,足以震天動地的聲音從數十萬人的喉嚨中怒吼而出——“報仇!”
安風津之東,滔滔穎水由北向南奔流而下。一支大概有十幾萬人的軍隊從穎水之東正在陸續渡河而過。
“先生,前方便是黃巾軍的大營範圍了。”年紀不到二十歲的儒雅少年騎在戰馬上遙遠方如巨獸一般盤亙在那裏的軍營淡淡說道。長途奔波似乎並未在少年麵上染出一絲風塵之色。
“嗬嗬,黃巾軍雖然驟逢大敗,但卻絲毫不見頹廢之相,遠遠觀之反而給人一種眾誌成城,不動如山嶽般的氣勢。果然是天下間少有的強兵啊……”被稱作先生之人輕搖羽扇微微一笑,即便是他的心中也忍不住讚歎黃巾軍的軍容。
“諸葛先生說的極是,但天下強兵卻並不止黃巾一軍。我東吳將士卻也絲毫不遜於黃巾吧?”另一側,一身戎裝但麵目上帶著幾分儒雅之色的男子,一雙飛揚的眼角之中閃爍著自傲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