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沙漠盾牌 ”行動(1 / 2)

長期以來,海灣地區在美國全球戰略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這一地區是美國和西方國家經濟賴以生存的主要能源供應基地。

80年代末期,美國進口石油的20%、西歐的35%、日本的70%都來自這一地區。

由於這裏的石油主要經由海上運輸,所以海灣通往世界各地的運輸線又被西方稱為生命線。

二次大戰後,美國為了保護這一重要地區,在這裏組織軍事聯盟,設立軍事基地,建立反蘇包圍圈,防止前蘇聯在這一地區擴張。

1958年,伊拉克發生民族主義革命,1979年伊朗又取得伊斯蘭革命的成功,使這一地區發生了深刻變化。

新西方的軍事聯盟解體,美國軍事基地丟失,伊拉克和伊朗相繼脫離了西方軌道,隻剩下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等海灣西岸產油國仍與美國保持著良好關係,因此美國害怕喪失這一石油基地。

兩伊戰爭中,美國曾派軍艦為科威特郵輪護航,顯示了他對海灣石油及其運輸航線安全的關切。

伊拉克對科威特的入侵直接觸動了美國和西方國家在海灣地區的根本利益,對美國的全球戰略提出了嚴重挑戰,因此從一開始就引起了美國在軍事上的反應。

8月2日和3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連續兩次在白宮舉行全體會議,研究針對伊拉克的入侵行為采取軍事行動的問題。

會議認為,單純的對伊拉克采取經濟製裁不足以迫使他撤軍。

此外,僅僅采取有限的軍事行動,比如對伊拉克的輸油管道進行轟炸,也難以徹底阻止它的石油出口。

因此,有必要采取大規模軍事部署行動,對伊拉克造成強大軍事壓力,同時為必要時采取軍事打擊做好準備。

8月4日,美國國防部長切尼審核了美軍中央總部原有的戰備預案。

在此基礎上,中央總部擬定了代號為沙漠盾牌的行動計劃。

8月5日,切尼和美軍中央總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上將攜計劃前往沙特阿拉伯,同法赫德國王就美國出兵問題進行協商,征得了法和德國王的同意。

同一天,布什在向公眾發表的講話中宣布了美國將采取的軍事行動的國家政策目標,它包括一、迫使伊拉克迅速從科威特無條件撤出全部軍隊。

2恢複科威特合法政府。

3維護沙特阿拉伯和海灣的安全與穩定。

4保護在國外的美國公民的生命安全。

8月7日淩晨2時,美國東部時間部署總統正式簽署了沙漠盾牌行動計劃。

在8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裏,美國對海灣安全的關注集中在被認為是主要威脅的前蘇聯身上。

隨著美蘇關係的緩和,美國開始修改它的防務戰略。

負責中東地區防務的美軍中央總部在對這一地區的形勢作出全麵分析之後,認為前蘇聯已經不再是主要威脅,而伊拉克的崛起以使這一地區的力量平衡被打破。

伊拉克的野心隨之不斷增長,他的兵力與海灣其他產油國的兵力對比懸殊。

所有這一切都表明一種越來越大的可能性,及伊拉克將替代前蘇聯成為對這一重要地區美國利益的地區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