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沙漠風暴 ”行動(2 / 3)

如同沙漠風暴總的作戰計劃所確定的那樣,整個空中作戰將分三個階段實施。

按照美軍中央總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的設想,通過實施空中作戰,應達到將科威特戰區一軍的戰鬥力削弱一半的總目標。

同時,為了廣泛的削弱一軍,整個空中作戰的三個階段合在一起實施,逐一達到各階段規定的作戰目的。

參加沙漠風暴空中作戰的共有2700餘架各型飛機,分別來自多國部隊、14個國家的空軍和其他軍種,對如此大量的飛機進行指揮,僅有空中作戰計劃是不夠的。

為此,美軍中央總部空軍司令根據作戰計劃的要求,領導製定了旨在實施具體空襲行動的更為詳盡的計劃。

這是一項經常性的、隨著作戰行動的展開而不斷深入的工作。

其表現形式主要有兩項,一是總攻擊計劃,二是空中任務指令。

總攻擊計劃是廉潔美軍中央總部司令總的戰略意圖和空中任務指令的中間環節。

它規定每一作戰階段或每天的作戰行動所要達到的預期效果和方法,其中包括目標的選定、任務的分配、兵力的分配與編組、武器係統的選擇和作戰行動的順序與時間等等。

空中任務指令則是每天的具體日程安排,他向飛行員提供執行總攻擊計劃所需的細節和指示。

空中任務指令由兩部分內容組成,一部分主要包括目標和任務的數據以及電子戰和壓製敵防空配備的支持。

第二部分包括有關問題的具體指示,如通信頻率、加油機和偵察機支持空中預警與控製係統、飛機的覆蓋範圍、戰鬥搜索與救援的安排、進出敵空域的路線以及其他問題的指示。

空中任務指令製定完後,用保密線路或信使飛機傳送到戰區各地參加空戰的部隊。

當沙漠風暴作戰計劃製定完畢之後,美軍和多國部隊就進入了通往戰爭的倒計時階段,各部隊加強了戰前的塗上推演和實兵演練,與此同時爭取和平也到了最後階段。

1991年1月9日,美國國務卿貝克和伊拉克外長阿奇茲在日內瓦舉行了戰前的最後一次會晤,但是由於雙方都認為沒有妥協的餘地,會談沒有取得結果。

1月十二日,美國國會參議院以五十二票對四十七票,眾議院以兩百五十票對一百八十三票,通過了關於國會授權布什總統在必要時使用武力解放科威特的議案。

1月十六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十時三十分,布什總統簽署了給美軍中央總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的國家安全指令文件,命令美軍向伊拉克開戰。

文件簽署後,不時又對國防部長謝尼做了補充指示,要他立即將文件下達,同時關注伊拉克的動向。

如果在當日午夜之前,伊拉克宣布無條件撤軍,文件將由他本人收回。

除此之外,發生任何情況均不能影響他的執行。

短暫的一天過去了,當日夜晚,施瓦斯科普夫接到了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斯考克羅夫特打來的電話,按計劃發動進攻。

根據總統的指令,施瓦茲科普夫於1月17日淩晨下達了91001號作戰命令,一場由現代軍事機器掀起的沙漠風暴拉開了帷幕。

空襲第一天是1月17日,美軍稱之為帝日。

空襲開始的時間是當地時間淩晨3時,美軍稱之為 h。

10。

1月十六日黃昏,多國部隊的部分空襲飛機給已升空。

為了隱蔽企圖,他們進入了在沙漠盾牌行動期間空中預警和控製飛機每天值班飛行的航線,位於海灣和紅海的美軍巡洋艦、驅逐艦和戰列艦上的海軍人員做好了發射戰斧巡航導彈的準備。

r c、 135、 u 2、 r 和 t r e 偵察機如平常一樣保持24小時不間斷直彎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