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蕭蕭應劫(1 / 2)

蕭蕭要應劫了。

三歲入道,七歲小成,十二歲踏入紅塵曆練,十七歲從乃父手中接過玄門第八十一代門主之位,蕭蕭絕對是玄門創始以來天賦最高的修行者。也由此應了天嫉英才這句話——玄門曆代門主在三十而立之限後才會出現的五行天劫,在蕭蕭二十三歲的時候就來臨了。

身為玄門修行者,憑借本身修為為天下蒼生、良善大眾演算吉凶,助人趨吉避凶,這其間就已經冒了泄露天機的不諱,是以,玄門內每個傑出的修行者都會應劫,應劫而生,應劫而湮。生,借修來的先天真氣與諸般技巧捱過五行天劫之威,其後,在人間逍遙縱橫。進而行善積德修今生修來世,幾世功德積累至羽化成仙境界。湮,耗盡真氣,使盡手段,卻依然抗不住五行天劫威力,如煙而嫋,或魂飛魄散或轉世再來,重新修煉。這應劫,實為玄門弟子生平的頭等大事。

蕭蕭早知道她會比別人提前應劫,因為她的心腸太軟,幫助的人過多,相應的,泄露的天機也更多,招來天譴提前應劫在正常不過了。

五行天劫必須應劫人親自捱過,借助外力就算過了關,還會有下次天劫,而且威力是雙倍,天譴真的做到了公正嚴明,不姑息任何作弊手段。

以上,蕭蕭當然清楚,所以,她在感應到天劫將臨的時候,隻電話通知父母後,即刻星夜兼程趕到早早物色好的風水寶地——泰山。

借助名山大川獨具的靈氣抑或前代修行者飛升時遺留的仙氣應劫也不失為好策略,按理,蕭蕭應該象上代門主,也就是她老爸蕭潤玉那樣去蜀山應劫,概因蜀山在修行者中的名氣不必贅言,即便是平常百姓也多多少少聽說過各種關於蜀山的傳說,從古到今的無數修行者在蜀山得道飛升,遺留的真氣對修行低微的修行者大有助益,對應劫的同道也多少有點幫助,這麼有利的寶地蕭蕭卻沒看上,出人意料的選擇了泰山,還真是讓人搞不懂她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

玉皇頂,是泰山主峰之巔,因峰頂有玉皇廟而得名。玉皇廟始建年代無考,明成化年間重修。主要建築有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東西配殿等,殿內祀玉皇大帝銅像。神龕上匾額題“柴望遺風”,說明遠古帝王曾於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諸神。殿前有“極頂石”,標誌著泰山的最高點。極頂石西北有“古登封台”碑刻,說明這裏是曆代帝王登封泰山時的設壇祭天之處。此刻,蕭蕭就躲在淩雲而起的玉皇廟左近石壁下忙碌著。

“離火為德行之火,若燈燭無光華……坎水凝先天靈氣而成,化雨露不止……坤艮土采無盡無量玉帝纖塵,結普天下城與田園……震巽木擷青城雲台天師留意,可棟梁可花果……乾兌金乃上仙煉鑄,入天地顯斧鉞……”

低聲詠誦所持之物來曆,按東西南北中方位謹慎放妥,等手中僅剩一小截殘斷劍鋒時,蕭蕭驀地心血來潮,望著自己布下的五行渡劫陣西方位發起呆來……

良久,她盤膝端坐的凝固姿勢才有了變化。

把斷劍放入西方位,仰首望天,再從背包裏拿出手機看看時間,目光下意識的再次落到斷劍上,蕭蕭開朗的表情蒙上了一層陰影。“入天地顯斧鉞……斧鉞主刀兵,為血光之災,難道我今天要應刀兵劫,渡血光災?大賢良宗師呀,請給您八十一代弟子解解迷津吧。”

大賢良師其實就是東漢末年時期揭竿而起的張角,最初,他的教派名為太平道。黃巾起義失敗後,太平道弟子做鳥獸散,其中一個名為周望的弟子趁亂攜走了張角所用的太平經,隱居深山朝夕修煉。三十年後,一名叫重玄的樵子迷路山中偶遇周望,得其真傳。十年後出山以名字中的玄字為因創立玄門,奉張角為祖師爺,不張揚不顯擺,極為低調。之後,代代相傳至今。中後期時,太平經殆於火劫,及後的玄門弟子都是吸取若幹別派所長再結合殘缺不全的本門心法才延續了教義的流傳。嚴格意義上來講,所謂玄門其實就是街坊式的組合,成員多為修習者家人或左右鄰舍,人數極稀,修行目的也不外是強身知命避禍助人。也正因為他們的隱光藏晦,玄門才能經曆幾千年滄桑依舊血脈未斷,傳到蕭蕭這八十一代。

病急亂投醫,蕭蕭百般無奈下祭出祖師張角,還是未能解惑,難免要嘲笑自己幾句:“蕭蕭呀蕭蕭,你遊遍神州,為人預卜吉凶趨吉避凶,可事關當下,為什麼預不出卜不到自己要麵臨的吉凶呢?”

蕭蕭的感慨其實也正是玄門幾千年代代傳承門徒的由衷感慨——可為他人趨吉避凶作嫁衣,自己卻臨凶而不知,遇吉徒茫然,這或許也算一種悲哀,修行者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