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送別(1 / 2)

“我不走。”

文氏對毛文龍向來溫婉,現在的語氣也是一樣,溫聲軟語,並沒有因為語氣堅決而提高聲調,隻是俏麗美豔的臉上充滿堅決之色,她搖了搖頭,對毛文龍道:“未聽說夫君在前方搏殺拚命,家宅之中就慌亂不堪,早早逃走的。”

“唉,你不懂。”毛文龍溫言道:“戰況並不容樂觀,提早做一些打算是對的。”

“越是如此,妾身越不能先走呀。”文氏微笑著道:“此時正是上下一心,提振士氣對東虜的時候,你也是堂堂督司,隨時可能成為將軍,難道大戰將臨,先送妻兒離開是為將者的本份嗎?”

毛文龍竟是無詞以對,他原本亦無此打算,韓旭昨晚在閉城前率部趕赴遼陽,接著又拜訪毛府,提出將毛文龍家小在今早送出遼陽的打算,毛文龍感韓旭盛情,同時也吃驚於這個年輕將領勇武背後的謹慎,毛文龍答應了韓旭,但未曾想到,自己的妾侍文氏居然不肯走。

“若果然戰事不利,”文氏又道:“到時咱們再走不遲。”

“怕到時就晚了。”

毛文龍心煩意亂,他心中對戰局並不樂觀,從表麵上來看,明軍人數占絕對優勢,但這半年多來,袁應泰舉措乖方,軍紀不肅,各將都各自為事,經略沒有將明軍捏成一個整體,而且在全局上,沈陽和遼陽麵對敵襲到底該怎麼打。是固守各自為戰,還是隨時準備以奉集堡或沈陽為核心打一場全麵決戰,最少在高層的舉措上。毛文龍真是看不出來。

昨日聽說東虜主力抵達沈陽城東七裏處,開始圍城攻打,遼陽城中已經一片混亂,監軍高出和兵備道崔儒秀分別從奉集堡和虎皮驛逃回,潰逃的明軍也有不少跑到遼陽,李秉誠和朱萬良兩部有三萬多人,騎兵很多。明朝中樞用大量財富裝備遼軍,但這部份遼鎮兵馬的表現實在堪憂。根本沒有決戰的信心和必勝的信念。

城中人心惶惶,毛文龍覺得在這種時候送走家小是明智之舉,奈何文氏不願棄他先走,亦是無有辦法。

“先送兒子走吧。”文氏蹲下身行了一禮。溫柔而堅決的道:“妾身定要與夫君共進退。”

……

晌午時分,韓旭帶著人在遼陽西門外送別高小三的車隊。

後金軍的前鋒已經攻略過王大人屯,因為駐地無有軍馬,後金軍轉瞬就走了,韓旭的提前準備很明智,盡管就這幾天時間,後金軍已經展現出必勝的信念和決心,兵鋒十分淩厲,在打敗奉集堡和虎皮驛的駐守明軍後。主力已經圍住沈陽,盡管這是昨日的消息,韓旭心中仍有慶幸之感。沈陽一行後他就知道明軍必然不是八旗兵的對手,現在看來,曆史的發展沒有絲毫變化,沈陽和遼陽這裏,一直在往深淵駛去。

楊國勇和高小三等人的家人全部聚齊,遼陽這裏又雇傭了幾輛大車。現在城中人心有些不穩,各家都分散出城。到城外才和車馬彙齊。

“閻鬆早就在西平堡打前站,他帶著幾個人會把落腳的地方準備好,大家安心吧。”

眼前的家屬和匠人們有近二百人,若戰火燒到遼陽這邊,這些人就無法安心趕路了。

“謝大人。”

各人躬身致謝,神色都有些勉強。

被迫一下子就出發,各家都覺得有不少東西沒帶,而且也有一些人感覺遼陽未必有失,東虜不會這麼大膽來攻打遼陽這樣的雄偉城池,倉惶離開,將來可能還得趕路回來,一來一回,很不合算,但韓旭怎麼說也是好意,眾人還是躬身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