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智慧10教孩子與人和睦相處(2 / 2)

2.教孩子懂得分享與合作

自私,是當今孩子的通病。在孩子眼裏,我的就是我的,我憑什麼給你吃、給你玩?大腦裏沒有一點分享的概念,以致占有欲特別強。孩子不懂分享,與當今獨生子女家庭狀況有關。但是家長不能因為在家裏沒有人和孩子分享,就縱容孩子自私的毛病。

泰戈爾說:“唯有具備強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創造文明。”

孩子遲早要走上社會與人合作,合作是在利益共享基礎上的能力互補,需要相當的包容心和忍耐性。在社會上,一個人越是懂得分享,就越能夠與更多人合作。

如果你不想讓自己的小公主、小王子,將來是一個隻會索取不懂給予的吝嗇鬼,那麼從孩子小的時候就交給他如何分享吧!家裏好吃的,不讓孩子一個人獨享,讓孩子給親戚朋友送一些;做家務的時候,孩子也要承擔一部分;父母做事,讓孩子打打下手;家裏來了客人,讓孩子參與接待……盡可能讓孩子少獲得、多付出。

3.相信孩子不會總吃虧

當孩子與小夥伴在一起發生衝突的時候,隻要沒有受傷,家長就不要摻和進去,不要把孩子間的小問題當成矛盾去解決,甚至限製孩子玩耍。這樣,本來孩子沒當成什麼,卻因為父母的摻和有了隔閡。

孩子們一起玩耍,發生摩擦很正常,孩子有能力通過自己的方式解決,他們會談判、會講道理、會說服、會交換,在這個過程中,更能增進互相了解,確定與自己對脾氣的人建立友誼。如果家長加入進去,就限製了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

即便哪個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占了上風,他也不是永遠的上風,孩子吃虧就是長經驗,下次那個被他欺負的孩子肯定會以其他的形式去擺平。

4.糾正孩子的“霸王”意識

晚飯後王文昃要跟媽媽去散步。下樓的時候王文昃說:“同學們又給我起了個外號。”媽媽問叫什麼,王文昃有些不好意思,拉媽媽蹲下身子,趴在媽媽耳朵上悄悄地說了四個字——超級霸王!

這真是出乎媽媽的意料之外,怎麼會得了這麼個外號呢?可能王文昃有些不饒人吧,因為王文昃凡事都是不願意吃虧的,別人打他一下,他非還回來不可。別人比他某方麵強,他也是一副不服輸的勁頭。而且王文昃還有一種孤膽英雄的氣概,喜歡一個人跟兩三個鬧,最後還非爭勝不可。

當然,孩子沒有一股子不服輸的勁頭,什麼事兒也幹不好,但是當他的同學給他起了這個外號後,媽媽就在想,是不是王文昃在某方麵有些過了,以至於讓同學們有些不能接受了呢?

媽媽告訴王文昃:“現在都是講究團隊協作的,即使自己有再大的本事,也是會碰上困難的,如果跟同學們搞不好關係,誰會願意幫助你呢?再說,有寬容心的孩子,別人更願意跟他交往,他的朋友會更多,有什麼事兒,同學們也會更積極主動地幫助他。能得到朋友的幫助有什麼不好呢?為什麼非要跟別人爭得不愉快呢?”

媽媽說了一大通,王文昃終於明白了。

孩子有“霸王”意識不是壞事,一個人隻有迫切想成為強者才能鉚足了勁不斷進步。但是不能欺負、打壓其他同學,也不是非要什麼事情都在別人上頭,那樣不利於與人交往。每個人都希望成為他人眼中的強者,但隻有適當示弱,才能與人和睦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