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曰: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弟子規》說,稱呼長者的時候,不可以直呼其名。在長輩麵前表現得謙虛恭敬,不要過於表現自己的才能。在長輩麵前說話,聲音要低些,不過也不能過低,太低而聽不清楚也不行。
一個人在長輩麵前的表現很重要,能折射出一個人的禮儀素質、道德修養,是這個人思想與行動的折射,可以說是展現在他人麵前的一張名片。
有一個男孩,小的時候,媽媽就告訴他見著長輩要及時喊人。
男孩做得很好,見了長輩就畢恭畢敬打個招呼,小區裏的人都誇獎這個孩子懂事。
孩子很孝順,上學後,不管是學校裏的事情,還是家裏的事情,都願意和父母商量。父母因為熟悉孩子的情況,很省心。
孩子大學畢業參加工作,成了一名法官。有一次,他主管一個大案,案犯家裏很有錢,也很有勢。他們找到男孩,願意花大價錢為案犯降低罪行。男孩覺得這件事情很複雜,和父母商量。
父母說,不管有多麼困難,都要秉公執法。父母的態度使得男孩非常堅決地完成了案件的審判工作。
不久以後,好幾名法官因為收受賄賂被調查,而男孩因為清正廉潔被提升。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教育孩子尊敬長輩絕不是小事情,這是孩子心理發展和道德水準的體現。如果一個孩子能夠從小的時候起就孝敬長輩,長大後也會尊重長輩,重視長輩的意見,能夠為了長輩安然生活檢點自身行為。
孝敬長輩的內容很豐富,在溝通方麵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多多傾聽長輩,不要在長輩麵前逞能,覺得自己很行,不需要長輩的指點。不要認為長輩的想法已經落伍,跟不上時代,自己是新新人類,自己的做法長輩理解不了。家長要讓孩子永遠記得,長輩的教誨是生活經驗的總結,要謙虛謹慎地多向長輩討教。
處於這個信息大爆炸時代,每個孩子都是“雜學家”,怎麼防止、改變他們不把長輩放在眼裏的習慣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從小就教導孩子尊重長輩。
1.長輩麵前少說話
幾十歲的長輩,閱曆和資曆都很豐富,如果不是很了解這位長輩,就不要在長輩麵前誇誇其談,而是要多聽長輩說。
天下長輩都愛護晚輩。特別是當這位長輩對這個孩子寄予厚望的時候,他願意把自己的人生經驗傳授給你。在這種情況下,孩子若不懂得珍惜,家長要告訴孩子把這當成課堂,仔細聽,謹記在心。
這樣不但能夠深得長輩的喜歡,同時也展現了自己的孝心。耐心傾聽長輩講話本身就是孝順的表現。
2.不要瞧不起長輩
一些取得了一定成績或者心存大誌的晚輩,在一生默默無聞的長輩麵前可能會有些猖狂,特別是當長輩有著某些不良嗜好的時候就會對長輩反感。
作為家長,一定要事先給孩子上好這一課。告訴孩子,不管這個長輩的一生是怎麼度過的,他對晚輩來說都是一個寶。長輩身上的不足,是晚輩值得警惕的地方,是活生生的教材;前輩身上的優點,是晚輩學習的榜樣和前進的階梯。
多和老人接觸,指不定老人的哪一句話,就可以解除你現在的煩惱,使得你的人生少走許多彎路。
3.不要在長輩麵前炫耀能力
一個孩子如果經常在長輩麵前炫耀自己的能力,不但暴露了孩子的淺薄,更不利於孩子成長。同時,也在向他人傳達一個錯誤的信息,那就是你很有能力,不需要他人的幫助。從此長輩可能疏於對這個孩子關照,而孩子由於心智能力不夠成熟,失去了長輩的關照和扶持,可能會把情況搞糟。
做家長的要提醒孩子常存謙虛,越有才華,越應該感念長輩的付出,有這樣的心境長輩會時時關照孩子,指出其行為上的不足,給予扶正,促進孩子的成長。
另外,虛心的孩子心中長存對長輩的感恩和報答,這份孝心是品德形成的基礎,可以轉化成奮鬥的動力,促使孩子形成更偉大更高尚的奮鬥目標。
4.多關心長輩
長輩對晚輩最大的需求,就是希望見到晚輩,共享天倫之樂。所以,晚輩要經常去長輩那裏走走,問問長輩的身體情況,問問長輩缺什麼少什麼想吃什麼,給長輩沏壺茶、收拾收拾房間、打掃打掃衛生、陪長輩出去散散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