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物來的飛快,陸正竟不能看清它的形狀,隻覺麵前光影一幻,一匹高大的,頭生一角的俊馬立在了自己麵前。仰首長嘶,正是方才那嘯聲。而且對陸正親昵以極,不時用頭磨擦著陸正衣袖,陸正一時又驚又奇,不知這馬是何用意。
這時一獅頭人身的怪物自石柱上跳將下來,喝道,「何方毛妖,敢來擾地星尊說法,快快離去!不然,休怪我等無禮。」
那妖身形高大,麵相猛惡,但這馬並不畏懼,斜眼看了它一眼。一掀嘴皮,朝它噴了兩口氣,意似嘲笑。蓮生與靈縛看罷嗬嗬而笑,陸正卻是為這馬捏了一把汗。心想,這裏聽講之人,無不是法力高深之輩,要不然也沒有資格坐在離地王較近的石柱上了。這馬兒要找死怎地。
有心為它開解,陸正過去對那獅頭人施了一禮,笑道,「大仙,小馬無知,衝撞仙體,擾了法會。實在是不該,但念它無知少念,大仙就饒它一回吧。」
那獅妖掃了一眼陸正,怒火暫熄,道,「也罷,會後我再找它算帳,且不要吵了。」
陸正連連稱是。
眾人於是又安靜下來,那馬隻是靜靜伏在陸正腳下,極為乖順,許多在座的真人妖仙都投來豔羨的目光來。陸正卻不明原因,難道這馬兒還有什麼來曆。
地王被人擾了講話,似乎也不生氣,道,「你們可知此馬有何來曆?」
這話下問地陸正心裏,忙支耳細聽。
下麵一紅麵道人道,「不過是一匹馬而已,跑的快罷了。」
另一紫發青瞳,身作獵戶一樣打扮的人叫道,「人間稱‘龍馬精神’,此馬莫非龍馬?
隻聽地王星尊道,「天生萬物,必授一技,以優於它類。而這馬以速度稱道。一息數萬裏。為龍馬也。」
見自己說對了,那獵戶打扮的人十分高興,不時以目示周圍眾人,炫耀自我。
陸正一聽龍馬,心頭一震,細看這馬時,果然有些像當年自己放生的那匹龍馬。隻是頭上生了一個紅角而已,想到這,不由好笑,自己當年認得的事物,今日卻認不得了。忽然明白,自己所稱‘龍馬’非地王所稱龍馬。自己‘龍馬’之說,乃是表明馬行速極快。而此時地王所言定是另有所指了。
果然,地王道,「龍馬有三種,乃人相,乃天相,乃地相。人相者日行千裏,壽五十,為凡品。地相者日行十萬裏,壽萬年,為仙品。天相者,步宇行宙,一息千萬裏,或億億裏,壽比上仙,為神品。天相中又有三級,第一等為黑角,一息萬裏,第二等為紅角,一息百萬裏,第三等為白角,一息十億裏。此馬乃天相龍馬,又有紅角,便可一息百萬裏。若論速度,已是快極。」
陸正聽罷大喜,不想此馬竟有這等神奇之處,禁不住用手摸了摸它光滑如緞子一般的毛皮。
那馬像是十分高興,不停輕嘶。
地王又道,「這馬當是食了龍神之丹才有此相。那是天緣巧合了。可遇不可求。」
這時無數道目光看向這馬,這當中有貪婪的,有吃驚的,有讚歎的。
地王輕咳一聲,開始言歸正傳,道,「世人將自開天至今分為五紀,一為混沌紀,為盤古在生之日。後盤古分身三古神,乃與萬方悟道的洪日同駐古元紀。後洪天又傳三支乃是魔祖亂岩,妖祖墨靈,靈祖百川,巫主玄骨。洪雲又傳五支,乃神機,乃祝融,乃共工,乃碧森,乃任垣。洪鈞未傳,隻以身布道,世間乃有仙道一途。此眾分支所掌,乃是九龍紀。後有一妖神女媧,得洪鈞真法,又傳五子,是為五帝也。謂五龍紀。當中神農一脈傳於黃帝,與當日炎帝,蚩尤共掌天罡紀,乃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