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蔣氏天下(4)(1 / 3)

【引語】為爭取“正統”地位,蔣介石將自己打扮成孫中山忠實的信徒和孫中山欽定的接班人。他極力向公眾表示,自己是總理最信賴的人,和總理的關係很早。這一行為是從孫中山蒙難開始的,當時蔣介石冒險登上永豐艦,幫助孫中山,贏得了孫中山的信任。為了將自己打扮成是孫中山的當然繼承人。他又指使陳布雷寫了《祭告總理文》,大肆渲染自己與孫中山的“特殊關係”。

【事例】蔣介石一直將自己打扮成孫中山的忠實信徒,是真正的孫中山接班人,借孫中山之威為自己統治正名。但蔣介石將自己打扮成孫中山的當然繼承人有很大的困難。長期以來,蔣介石在國民黨內的地位不高,從與孫中山的關係看,能夠與蔣介石爭權的國民黨大佬中,與孫中山曆史淵源最深的應該屬汪精衛和胡漢民,特別是汪精衛,刻意把自己打扮成孫中山的繼承人,並作為孫中山遺囑執行人,在當時有很大的影響,這對蔣介石爭取“正統”地位是相當不利的。

為爭取“正統”地位,蔣介石將自己打扮成孫中山忠實的信徒和孫中山欽定的接班人。他極力向公眾表示,自己是總理最信賴的人,和總理的關係很早。這一行為是從孫中山蒙難開始的,當時蔣介石冒險登上永豐艦,幫助孫中山,贏得了孫中山的信任。為了將自己打扮成是孫中山的當然繼承人,他又指使陳布雷寫了《祭告總理文》,大肆渲染自己與孫中山的“特殊關係”。

其次,他執意與宋美齡結婚。隻要能和孫中山攀上親戚,就有了神化自己的作用。宋美齡是宋慶齡之妹,蔣介石和宋美齡結婚,使自己和孫中山在師生的關係、同誌關係之外,又加了一層親戚關係。同時,蔣介石無限提高孫中山的位置,製造宣傳攻勢。由於蔣介石掌握了宣傳機器,他可以利用這些機器來樹立自己的“正統”觀念。經過長時間折騰,蔣介石作為孫中山繼承人身份逐漸在人們心目中固化。

最後,為了達到了神化孫中山,進而神化自己的目的,蔣介石還舉辦了哭靈、遷靈、祭尊陵等一係列活動,表麵上是顯示對孫中山的尊重,實際上則是將自己說成是孫中山的“忠實信徒”、“至親至厚”的嫡傳弟子。

1928年7月,國民革命軍北伐獲得勝利。7月2日,蔣介石到達停放孫中山遺體的北京西山碧雲寺祭靈。7月6日,馮玉祥趕到北京,四位集團軍總司令到齊。下午2時,祭靈儀式開始。由蔣介石主祭,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為輔祭。在進行到最後一項瞻仰孫中山遺容時,打開棺蓋後第一個走上前去的是蔣介石。隻見蔣介石扶著靈柩放聲大哭,久久不想離開,弄得後麵等著瞻仰的人不耐煩。祭祀的人群中有人說:“看,這才顯出他是嫡係呢。我們都不是嫡係。叫他哭吧,我們走了。”馮玉祥也說:“蔣先生哭了很久,還不停止,我走上去如勸孝子一般,勸了多時,他始收淚。”蔣介石“撫棺慟哭”,是可以理解的。他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告祭總理時,聞哀樂之聲一作,雖欲強抑悲懷。仍淚滿襟臆。體力幾不支矣!及瞻仰遺容,哀痛更不能自勝,嗚呼悲哉!三年有半之歲月,中正所受之冤屈讒謗,直不知何自而可聲訴也。言次,不禁又淚下如雨。”他說,當時談到此時,又和夫人宋美齡痛哭起來。

蔣介石哭靈之後。作出了讓孫中山遷靈到南京紫金山的決定。蔣介石將遷葬南京,搞成了一次宣傳自己的政治運動。南京國民政府為修建中山陵墓花了至少1000萬元。1928年7月10日,由南京開出專列,出動了陸軍、海軍、空軍,幾乎傾全部國民黨大員,參加儀式,靈柩在30萬人護送下,步行將近15小時,從香山抬到前門車站,從北平到南京,沿途各車站都進行了隆重的接車儀式。蔣介石和宋美齡親自到車站迎接,全南京大小官僚和市民,將靈柩送過長江,舉行了三天的公祭,蔣介石親自守靈,然後萬人空巷,送往紫金山安葬。

此後,他還把孫中山寫給他的親筆信,選出10多封,裝訂成冊,分頭贈給國民黨的高級軍政要員,並向受贈者說,從孫中山的信箋中可以看出,中山先生早已經把國民黨的繼承人,指定為將介石了,對於汪精衛、胡漢民等人,孫中山是不滿意的,認為他們意誌薄弱,不能擔當大事。至此,曆史上著名的“奉安大典”,也就是蔣介石將自己樹立為“正統”的活動達到最高峰。

【點評】蔣介石祭靈哭靈,一半出自真心,一半出自政治需要。

出自真心是因為悼念死者。蔣介石是通過陳其美結識孫中山的,從此蔣介石成為孫中山革命事業的追隨者。蔣介石前期16年的活動,是在孫中山的直接指導下進行的;蔣介石的每一項職務變化、每一次升遷,都是孫中山直接批準的;對蔣介石一生的發展至關重要的黃埔軍校校長一職,就是孫中山任命的。孫中山把設立國民黨的軍官學校、締造國民黨軍隊、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的重任主要交給蔣介石後,很快離開廣州前往北京,行前曾到黃埔軍校進行校閱。不久,孫中山病危、逝世,舉行葬禮時,蔣介石正在第一次東征前線。完成北伐是孫中山一生未盡的事業,如今蔣介石占領北京,首先趕來祭奠孫中山,從中可以看出他紀念孫中山是發自內心的舉動。當然蔣介石在瞻仰孫中山的遺體放聲痛哭時,不知他有沒有想到,紀念孫中山更多的是應該繼承孫中山的遺誌,把孫中山倡導的反帝反封建革命進行到底。如果僅是從私人感情上紀念,則是降低了紀念活動的意義。從他日後把孫中山寫給他的親筆信裝訂成冊並分別贈給人家來看,蔣介石的確是帶有濃厚的個人色彩,難怪事後有人說蔣哭靈有爭“正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