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賈詡就在自己身邊的話,如果不是那片玉牒就在自己手上的話,如果不是薑太公飛升時那抹天籟餘韻還在耳邊的話,項羽還真以為之前一切不過是南柯一夢了!
“主公!走吧!此地距離遼東,足有千餘裏呢,我們還得緊趕慢趕,才能趕在公孫瓚前頭啊!”
“……,嗯!走吧!”
將玉牒小心翼翼得藏進懷裏,項羽收拾情懷,暫時壓下那些虛無縹緲的約定,踏上了返回北平的千裏旅途。
心有掛礙下,項羽和賈詡的速度自然提到極致。起初項羽還擔心賈詡這個文弱書生跟不上自己急行軍的速度,不想一跨上馬背,賈詡就氣定神閑,顯然是久經訓練。這麼縱馬疾馳下,不數日,兩人便趕到了幽州地界,進入幽州後再往北行三天,北平城已經遙遙在望。其間項羽也曾經注意到途中有大軍行進的蹤跡,料來那就是公孫瓚的部隊,意識到自己已經趕超過對方之後,項羽不由得如釋重負。
不想還不等項羽鬆一口氣,遠遠望去,卻見北平城下軍馬團簇,整個北平城似乎被團團圍住!
項羽這一驚可是非同小可,連忙示意賈詡壓低動作之後,兩人藏匿進樹林裏,因為行動不便而棄馬不顧,悄然朝著北平城的方向疾走而去。越走越近,項羽已經看清圍困著北平城的是什麼人馬。起初項羽還以為是北疆的烏桓趁著公孫瓚沒在家所以來偷襲呢,等他看清圍困著北平城的竟然是劉虞的幽州軍之後,不由一驚一喜:驚者,劉虞在搞什麼把戲?喜者,我管他劉虞在搞什麼把戲,隻要能打起來就好!
見識過十八路諸侯的真麵目之後,明確天下大亂的項羽早就躍躍欲試,此番回到北平,他就想大幹一番,換言之:就算劉虞不來打公孫瓚,項羽還想唆使公孫瓚去打劉虞呢!
隻是,到底是為什麼呢?
“會不會,是因為烏桓?”賈詡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一路行來,項羽幾乎是事無巨細得將公孫瓚和劉虞、烏桓之間矛盾、利益說了個一清二楚,也因此賈詡雖然是生平第一次踏足幽州境內,卻已經對那種三家混戰的局麵了如指掌。稍一思量,項羽也緩緩得點了點頭,畢竟公孫瓚和劉虞之間的最大矛盾就是針對烏桓的分歧,可到底出了什麼事,竟然逼得劉虞不顧和自己的約定,貿然圍上了北平城呢?
看來,得去問問清楚了!
“主公,人家劉虞打公孫瓚,您去湊什麼熱鬧啊?”眼見項羽要往北平方向趕,賈詡一把拉住他,連聲追問。在聽說項羽是要去問明白劉虞為什麼要圍攻北平城的原因之後,賈詡也不放手,便繼續說道:“主公!不管北平城到底出了什麼事情,也不管劉虞是為什麼要圍攻北平城,但是顯然,劉虞圍攻北平城這件事情而對我們而言,都是一個天賜良機!”
“我當然知道這是一個天賜良機,可問題是:我得弄明白為什麼啊!”
“為什麼要弄明白為什麼啊?”
“這……不然我怎麼挑撥公孫瓚和劉虞的關係啊!”項羽理所當然得這麼說著,心裏還懷疑:自己該不會是請來了一個比自己還不如的狗頭軍師吧?隻是他才這麼想著,賈詡就淡然一笑:“要挑撥離間,就非要先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嗎?那麼主公,冒昧地說一句:您的修為還不夠啊!不錯!根據事實來挑撥,確實可以言之鑿鑿、天衣無縫,但是這絕對不是挑撥的最高境界!”
“嘿!那你小子倒是說說看:挑撥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無,中生有!”
“……,何解?”
“敢問主公:如果您現在回馬南下,去迎接公孫瓚,並且告訴他劉虞圍攻北平城的消息,我們的公孫將軍他會怎麼做?”說著還不等陷入深思的項羽回答,賈詡就自問自答起來:“公孫瓚絕對會快馬加鞭,一路北上,一則想來解北平之圍,二則也要和劉虞一較長短。但是主公您別忘了:在大軍到達北平城之前,勢必會先經過幽州治所——劉虞的老窩——薊城!”
“文和的意思是……”
“挑撥的最高境界,就是你什麼都不說,對方已經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