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項羽和賈詡的雙簧下,公孫瓚總算是放棄了踏平薊城的念頭,隻是他才想揮軍北上,趕回北平去找劉虞理論,賈詡卻緊接著又獻一計:公孫瓚大可不必急著趕回北平!因為薊城受困,城內必定有人趕去北平給劉虞通風報信;劉虞得到消息也必定知道是公孫瓚回來了,北平固然是公孫瓚的老窩,薊城又豈非也是劉虞的老窩?屆時劉虞必定會揮軍南下,急急趕來回救薊城!
這一招圍魏救趙,不但確保了公孫瓚以逸待勞的優勢,也給賈詡就帶來了一個“督郵”的官銜。
看著公孫瓚和賈詡有說有笑的樣子,項羽心裏那個氣啊:心說當年老子出生入死、南征北戰,和張角張寶那些黃巾賊大戰五百會合才弄到個安喜縣令——而且還是個被督郵敲詐的縣令,他賈詡倒好,三言兩語之下就混上督郵了!
還真是——人和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啊!
不管怎麼說,項羽保全薊城的念頭終於在賈詡的幫助下順利達成了,走出公孫瓚的軍營時,項羽低聲朝賈詡道謝。
“主公!請您時刻謹記一件事情:您是我的主公,我是您的謀士,不論我幫您什麼忙都是我份內的事情,您不需向我道謝,也不需向我道歉——我早就說過:人和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這麼說著,賈詡微微一禮便別過項羽,朝著自己的休息營地行去。項羽聞言一愣,仔細一思量賈詡的話,不由趕上三步,小聲追問:“以文和看:屆時劉虞到來,我該如何應對?”
“昨夜別過主公,我已經命人混進薊城!”
“……,你,早就知道我不會攻下薊城?”
“猜得!有所謂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嘛!”拋給項羽一個無所謂的神色,賈詡繼續說道:“根據那人今早傳回來的消息:劉虞之所以這麼震怒得圍攻北平,倒不是想趁著公孫瓚離開時橫掃遼東——不然他早就那麼做了,何必等到今天?事情的起因很簡單,大概十天之前,北平公孫瓚的手下劫持了兩個烏桓女子。烏桓王丘力居對此異常震怒,發誓要踏平北平!”
“為了兩個烏桓女子就要踏平北平城?嘿!那烏桓王難道不知道他們烏桓人每年從我們大漢搶走多少女人嗎?”
“這可怪不得人家烏桓王,隻因為,這一回人家是以一個女兒被敵人俘虜的父親的身份,勃然大怒呢!”
“女兒?等會兒!你的意思是……”
“那兩個烏桓女子,是烏桓王的寶貝女兒——烏桓唯一的公主和她的侍女!聽說自己的女兒被困北平,烏桓王本來是想在第一時間就率領全族人馬南下,掃蕩北平甚至是整個遼東,虧得劉虞出麵,把營救烏桓公主的苦差事攬了下來!”說到這裏微微一頓,賈詡眺望著林影間的薊城似笑非笑得挖苦道:“看來我們的幽州牧劉大人,還真是一個濫好人啊!”
劉虞隻圍不攻北平城,也算是在變相得保護北平!
“烏桓公主?他們竟然劫持了烏桓人唯一的公主,這幫隻知道惹事生非的混小子!唉!倒也是我疏忽了!我隻顧著關照劉虞要他壓製烏桓方麵,卻怎麼也沒想到公孫瓚都已經走了,北平那些混小子竟然還這麼敵視烏桓,而且誰不好抓,幹嗎抓人家的公主啊!”聽了賈詡的情報,項羽又氣又怒卻又有些哭笑不得,卻是賈詡慢悠悠得說道:“我看那劉虞倒確實是個正人君子,不如就拿他開刀吧!”
“為什麼啊?”
“因為他是正人君子啊!”
“……,那你說:怎麼開刀?”
“公孫瓚和烏桓,勢必是水火不容,劉虞夾在兩者之間,遲早有一天,不是被公孫瓚滅掉就是被烏桓反撲,我們所要做的,不過就是讓這個過程進展的快速一點,讓這個結果來的快速一點,然後,就等著看好戲吧!”在項羽許可似得點了點頭之後,賈詡這才繼續說道:“首先,此次禍亂的焦點就是那個烏桓公主,如果她死了,烏桓王絕對不會罷休!”
“……,讓烏桓王和公孫瓚打起來?”
“當然不是!那隻是戰亂的契機而已!”
“可是殺一個女人……”
“不殺烏桓公主也行,隻要讓其他人認為那個公主已經死了,事情依舊是同樣的結果:烏桓公主的死訊一經傳開,不管劉虞再怎麼拍胸脯作保證,烏桓王勢必舉族南下。屆時,幽州將會出現三股勢力:公孫瓚、劉虞、烏桓王!其中劉虞勢力最大,烏桓王勢力最小,公孫瓚則居其中,但是按照正常情況來看:烏桓王很可能會和劉虞聯手,先做掉公孫瓚!”
“是啊!所以我們不能讓他們聯盟?”
“這樣還不夠!我們必須讓烏桓王和公孫瓚聯盟!”
“哦!讓烏桓王和公孫……文和,你再說一遍,我好像沒聽清!”這麼說著,項羽的臉色要多古怪就有多古怪,在賈詡慢條斯理得重複了一遍之後,項羽雖然早就有了些心理準備卻還是忍不住一聲驚呼,惹得附近的不少士兵紛紛回頭側目。強壓下心頭那股子極度荒誕的感情不說,項羽一把將滿臉無辜的賈詡拉扯進自己的軍營裏,而後接連喘了三口粗氣,這才沒好氣得大聲小聲呼喝:“讓烏桓王和公孫瓚聯盟,對抗劉虞?不錯!弱弱聯手對抗強敵,確實可以讓他們三方勢力都遭受最大的傷害,從而讓我們得到最大的利益,問題是:如果公孫瓚肯和烏桓王聯盟,我還玩個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