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乘風在村裏的名聲越來越響,大家都知道他不僅懂得風水,還能驅邪避禍。這天,他又在院子裏翻看《陰陽五行訣》,琢磨著裏麵的門道。

“兔仙”蹲在一邊,忽然說:“恩公,你有沒有覺得,咱們村的古井有些奇怪?”

李乘風一愣:“奇怪?哪裏奇怪了?”

“我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那井水有時候特別清涼,有時候又有點溫熱,而且井水的味道也時淡時濃。”“兔仙”說。

李乘風想了想,還真是。他決定去古井看看,是不是井下有啥問題。

到了古井邊,李乘風往裏一望,隻見井水深不見底,水麵上還飄著一層淡淡的霧氣。他伸手摸了摸井水,感覺水溫適中,沒啥異常。

“兔仙”跳上井沿,用鼻子嗅了嗅:“恩公,這井水下麵肯定有東西。”

李乘風點點頭,他決定下井探個究竟。他讓村民們找來繩子,把自己係上,慢慢下到了井裏。

井壁濕漉漉的,長滿了青苔。李乘風打著手電筒,仔細查看。突然,他發現井壁上有個裂縫,裂縫裏似乎有光透出來。

他小心翼翼地爬進裂縫,發現裏麵竟然是一個天然的洞穴。洞穴裏頭寬敞幹燥,中間有一塊石台,石台上放著一個古樸的木盒。

李乘風走上前,打開木盒,隻見裏麵放著一本發黃的古書和一塊玉佩。那古書封麵上寫著《青烏經》,正是研究風水的經典著作,而那玉佩上則刻著一些奇怪的符號。

他小心翼翼地把古書和玉佩收好,然後爬出了洞穴。回到地麵,他把發現告訴了村民們,大家都很驚訝。

李乘風回到家,開始研究那本《青烏經》。書裏記載了很多風水知識,還有一些失傳的秘術。他越看越覺得,這古井下的秘密,可能和這本書有關。

晚上,李乘風又來到古井邊,他拿出那塊玉佩,對著井水念起了《青烏經》裏的咒語。隨著咒語的念誦,井水開始慢慢旋轉起來,形成了一個旋渦。

突然,井水中冒出一股水柱,水柱托著一個東西升到了空中。李乘風定睛一看,那竟然是一尊小巧的銅龍,龍嘴裏還含著一顆晶瑩剔透的珠子。

“兔仙”驚喜地說:“恩公,這是龍脈之珠,能聚集地氣,對修煉大有好處。”

李乘風小心翼翼地把銅龍和龍珠收好,他知道,這又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貝。他決定把龍珠放在祠堂裏,讓全村人都能得到龍脈的滋養。

李乘風得了龍脈之珠,那是喜上眉梢,走路都帶風。他把那珠子供在祠堂的供桌上,天天都有村民去上香磕頭,祈求平安吉祥。

這天,李乘風正在祠堂裏頭,看著那龍脈之珠發呆。他心想,這珠子肯定是個寶貝,可咋用才能發揮它的最大作用呢?

“兔仙”跳上供桌,瞅了瞅那珠子,說:“恩公,這龍脈之珠能聚集地氣,你要是能把它的力量引導到村子的每個角落,那咱們村的風水就更加旺盛了。”

李乘風一聽,眼睛一亮:“對啊,我怎麼就沒想到呢?兔仙,你真是聰明!”

說幹就幹,李乘風開始研究《青烏經》裏頭的風水布局,想要找到引導地氣的方法。他發現,要引導地氣,就得在村子的四個方向上布置四個風水陣,以龍脈之珠為中心,形成“四象歸心”的格局。

他立馬召集了村裏的壯丁,帶著家夥事兒,開始在村子的四個角落挖坑埋石,布置風水陣。每塊石頭都是他精心挑選的,上麵還刻著《陰陽五行訣》裏的符咒。

忙活了好幾天,四個風水陣終於布置好了。李乘風站在祠堂門口,手裏捏著法訣,開始引導龍脈之珠的力量。

隨著他的咒語,龍脈之珠慢慢升起,發出淡淡的光芒。那光芒越來越亮,最後化作四道光柱,射向村子的四個角落。光柱落在風水陣上,陣法立刻啟動,發出耀眼的光芒。

整個村子都被這光芒籠罩,村民們都走出家門,看著這神奇的景象。他們看到,村子的莊稼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生長,連空氣中都彌漫著一股清新的氣息。

李乘風和“兔仙”相視一笑,他們知道,這“四象歸心”的風水陣已經成功啟動,村子的風水將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