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的行樂和風流,到了現在,無疑轉到觀賞動植物生態方麵來了。
我和“野鳥會”同人在富士高原和湖畔漫步的時候,不由想起各個時代的日本人親近自然的情景。最近,這種旅行的時興,不光是為擺脫都市和出自對自然科學的愛好,其中似乎還有更為強烈而深刻的人的精神的追求。對於我來說,隻是想同鳥類學家中西悟堂先生見上一麵,然而一行三十人,大家的心思全都奔野鳥來了。從前,我從未參加過團體旅遊,這種旅行彌散著一種特殊的親切的情味,既可將旁人忘掉,又能把自我拋卻,仿佛到理想幸福之國過上一天。我想,既然把野鳥作為此種旅行的內容,一定是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清棲先生和其他諸位指導者,不用說他們是把野鳥作為學術研究對象的,而我們這些對此一無所知的外行,懷著所謂參觀的心情,這種心情即便能產生詩感,也不會涉及野鳥的吧。鳴囀,飛舞,生蛋,育雛,各種鳥的形態和毛色,它們時遠時近,時隱時現……這些微妙的變化似音樂,不會像其他參觀那般令人精神緊張,心情沉悶。就聽覺和視覺來說,沒有比鳥叫更能喚起人們對於大自然的怡悅和親近之情了。也許因為這個緣故,人們從野鳥身上最能顯現對於一切生物生命的憐愛。這就是人們喜歡野鳥的真趣。
我家在鐮倉,從大船站一乘上車,就收到兩份資料,一是今天與會者的名單,一是《山中湖畔藏雲山莊院內及附近鳥的名稱和音聲分類》,令人倍感親切。從國府津站換車到禦殿場,再換乘巴士。在須走的米山館前,中西先生下車,和一個人站著說話,我想那個人就是高田昂先生吧。高田先生說因有要事,不能一道同行。米山館看來是專門供聽鳥的遊客住宿的旅館。今晚本來可以欣賞到引鳥名人“兵君”模仿鳥鳴,不想他半月前已經去世。有人回憶起他生前的情景。
“樹木和花朵都很小,所以又名少女櫻。”導遊小姐介紹說。富士櫻已經散落,道旁的兔子花一片錦繡。看不見富士山。回首一瞧,是青碧的茫茫林海,盡頭形成一道美麗的傾斜的直線。據說可以望到駿河灣的水波。從籠阪山口邊界下行到山中湖,於藏雲山莊前棄車前進,落葉鬆的疏林裏一片小鳥的叫聲。山莊夫人,還有早到的來自甲州的中村幸雄先生前來迎接。中村先生手裏拿著筆記本,興奮地告訴我們,說他在山莊已經聽到十種鳥的鳴叫了。(以下關於鳥叫,清棲先生和中西先生兩位大家都寫了文章,我隻記下一點片段的印象。)
進入宴席,有人迅速拿來了熱毛巾和酒杯。聽說明日還有二十多公裏的艱難路程,全靠徒步跋涉。大家不由一驚。不會喝酒的我,以為麵前擺的是甜酒,戰戰兢兢喝了下去。後來一打聽,知道是女性愛飲的雞尾酒。六月初天氣,離日落還有些時辰,於是去聽山莊附近的鳥鳴。起初,我一邊留意遠近的鳥鳴,一邊不時停下腳步,聽人指點,這是赤腹鳥,那是木鷚。這是野雞,那是蒿雀……真叫人喜出望外。杜鵑、郭公、黑鶇、筒鳥等,印象最深。在高爾夫球場,盡情觀賞大地雞漂亮的飛翔,傾聽那震耳的羽音。這種鳥的翔空頗似雲雀,遙遠地,迅猛地,占領著這片如草原般廣袤的青空。觀覽席的包間裏,穿著防寒服的少女為我們沏茶。大地雞一落到球場上來,青棲先生等一隊人馬立即跑去尋找鳥巢,剩下的人也跟隨而去。沒有找到,隻發現紅蟻塔和吹泡蟲的泡。但是不一會兒,青棲先生無意中發現了赤腹鳥的巢。在富士櫻和荊棘之間,一個充滿愛的靜謐的巢穴,有四隻鳥蛋。鈴木大麻先生作了寫生。其次又看到白頰鳥的窩,有三隻鳥蛋。中村先生要為明天的參觀做準備,他先到山莊後頭的森林裏尋找鳥巢去了。藏雲山莊主人出來迎接。歸途是公路,左側可以看到農大學生的實習林帶和高山植物園。路旁的山丘上懸鈴百合和虎杖草很多。還看到一片盛開的山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