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八幡宮東門,就是師範學校。那裏的操場是過去鐮倉武士比賽流鏑馬、懸笠和犬追物等武藝的地方。學校前邊是田山重忠的宅邸,自校園一部至東側,是賴朝的宅邸。從賴朝的墓向南俯瞰,即是這一帶。如今變成住宅區,幕府遺跡蕩然無存。賴朝的墓也像照片上一樣,大倉山的樹蔭既小且暗,苔蘚叢生,蔦蘿遍地。一代英雄沉眠地,質樸而慘淡。
草木飄搖秋霜消,山風拂苔空寂寥。
此乃《方丈記》作者鴨長明所吟詠。其東鄰為大江廣元墓。
源義朝、實朝,還有政子等,連墓所都尋不見了。
由賴朝墓出大道,迎麵就是鐮倉宮的大塔宮。後醍醐天皇的第三皇子護良親王,建武中興之後,因足利尊氏的讒言,被送往鐮倉,打入土牢而遭弑殺。這座社殿後邊的岩屋,傳說就是土牢。明治二年,皇上敕命建立古式鐮倉宮。其陵墓位於相隔二百米的東邊小山上。
八幡宮後麵的建長寺,同圓覺寺一樣,都是鐮倉具有代表性的古刹。是北條時賴為迎接中國僧人道隆而建築的。那時,適合武家的新宗教禪宗正在興起。圓覺寺於元寇翌年時宗所建,幽深簡淨的寺境,使人想起往昔。建長寺的柏樹和槙樹,據說有七百年樹齡。古代寺院建築,大都毀壞殆盡,老樹寂寂,古都之趣矣。漫步於鐮倉山穀古寺,你會心靜神安。
踏訪鐮倉阿爾卑斯山峰一端的入口,就是建長寺。自天園開始,可以看見追濱的飛機場和橫須賀海麵。海軍飛機每天飛來鐮倉天空演習。飛越我家上空的人員和飛機,全都飛向中國。鐮倉是個海軍將校很多的城市。
當時在都城鐮倉,日蓮宗也為新宗教而戰鬥。辻說法遺址等日蓮遺跡很多。弟子建造的寺院中,種植海棠花的妙本寺和安國寺等最有名。海水浴場由比濱一帶,有各種曆史遺存。將軍參拜伊豆、箱根二社時,曾在這裏洗浴,是為海水浴之鼻祖。“雖為禦佛,實為美男。”與謝野晶子女士謳歌的大佛,是北條時賴時代建造的阿彌陀佛。身高三丈七尺五寸,麵長八尺,眼長四尺,耳長六尺五寸,口徑三尺三寸,大拇指周長三尺餘,重二萬五千貫。金光閃閃的長穀大觀音像,同樣長度為三丈三寸。
由比濱之西,是義貞攻入鐮倉的稻村崎,接下去還有“沉舟”的七裏濱、義經“腰越狀”的腰越、日蓮發難的片瀨和江之島等古跡。
昭和十四年(一九三九)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