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看夠了吧?”辰廷側頭,原來這一傳送陣是在一高台之上,高有十米,平台有五米寬闊。如晶如玉,逸出晶瑩光芒。台下又一藍衣青年,背後一把長劍,一頭束起的長發,整個人自是英俊脫塵。身前有一白本,飄浮在前。
辰廷走到邊緣,一躍而下,行禮問到:“不知師兄如何稱呼?”
藍衣男子見辰廷一躍而下,沒有絲毫拖泥帶水,一氣嗬成,身穿紫衣,長發披肩,眉高鼻挺,麵如冠玉,很是不凡。
“叫我高傑即可,你就是辰廷吧,天生雷屬性體質,真氣能自行轉化元力的天才,就算不來天雲峰,要不了幾年怕也能成為大能。”
辰廷一聽,心中又有疑問,也不知該不該講。
高傑看他隻是拋出一個布袋,辰廷掂量了幾下,輕盈異常,如若無物。“裏麵有你想知道的一切,那瓶裏的丹藥,共有十顆,每天一顆,十天後聽到鍾聲就到四重峰的廣場集合,進行你們新新入門的弟子的晉級選撥。”說完整個人化為一團水霧飛行向山的上重。
辰廷站在十米高台的底下,這下才細看四周的環境。
高台處於百米的草坪中,前方是一條石道,石道的一頭是連片的庭院。另一頭通向更高的峰頂,正是高傑離開的方向。
打開布包,裏麵有一本黑色封麵的書,書寫《天雲九脈》辰廷心中迫不及待翻開看,匆匆一看,又急忙看過幾頁。就失望地放了回去。又從布包掏出一木質牌子,上寫一個大字:丁。丁字下方又有三個小字:九十八。
辰廷走向庭院的方向,這時大概將臨黑夜,七彩雲霞中的夕陽即將落下大海的另一邊。黑夜似乎也要替代白日了。石道上這時空無一人,隻有辰庭走過一排排庭院,來到一門上掛著“丁”的屋前,九十八。
就是這裏,摘下掛牌,這間屋就算是有主了。這間庭院有百米寬闊的,院上種載不知名的樹種,花紅似血,葉綠如翠。甚是好看。辰廷走到屋前,推門進去,這是木屋,典雅清新,那扇窗向著遙遠的大海,但雲層不時遮掩視線,隻朦朧中看到海洋。這間小屋有十米寬闊,擺著一張床。辰廷拿出《天雲九脈》細看了起來。
辰廷夾著一顆白色圓丹,看了幾眼就扔進嘴裏了。一股暖流從丹田裏散開,順著經脈滋潤全身。
真氣丹,凝聚天地至純真氣合靈藥煉成。
是天雲峰弟子的食糧,真氣丹蘊藏的真氣可以增加平常人五十年功力。就是說,一個手無抓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吃了一顆真氣丹,就是武林高手,有五十年的內力修為。但現在,卻隻是天雲宗弟子的食糧。怪不得天雲宗如此之強橫。辰廷仔細地感受丹田,覺得力量強了一絲。回想今天一天,真有點不知所以。
不過看了《天雲九脈》也不再是睜眼瞎。天雲峰,為天雲九脈之一,招收五行屬行外的弟子。今天看到的淩天山峰是為天雲主峰,奇川峰。奇川峰直入雲霄萬萬裏,不屬於九峰九脈。記載又很少,而奇川峰旁邊的矮峰為九川峰,是奇川峰支脈,管理九峰九脈的事理。
說九川峰矮其實並不矮。
九峰九脈分別為,北方百靈峰、西方五連峰、南方向陽峰、東方碧水峰、東南百迷峰、西北赤寶峰、東南天雲峰、中心九川峰。各峰各脈各不幹涉,都是獨立自主傳承道統。地位也是平等無異,各峰都高為萬裏,處於雲層之上。而窗外海洋不是地麵上的海洋,而是雲海,其遼闊甚至比地麵的還要大。
新人選拔是為新入弟子及在四重峰的弟子設立的。天雲峰等級深嚴,分為頂峰、二重峰、三重峰、第四重最底峰。一重一重,每高一重,天地元氣濃密又不同,越高越密,也更適合修行。甚至到頂峰的話,天地元氣甚至濃鬱到轉化為更高品質的靈力。
新人選拔每一個月舉行一次,第一名,更上一重,成為三重峰弟子,待遇環境,自是天差地別,同時假如境界突破真氣境,成為元力境大能就可以直接晉升,成為三重天弟子。真氣境與元力境又是天與地之分。
辰廷的境界算是真氣境,而今天遇到李舟,高傑,老頭。就是元力境,根本不是辰廷能比的。
《天雲九峰》書典的最後幾頁,寫的是如何吸收天地真氣,聚集丹田。
不過要想籍此修成元力境,根本是癡人說夢,四重峰天地元力極為稀薄,隻有濃鬱的真氣。而天元峰第四重根本沒有功法,招式。也沒有人教授,相當於放養。可見對四重峰的待遇。而四重峰的人,也是憑借比武勝出,進入三重峰修煉,才晉級元力境的。“不知道三重峰有什麼秘密,能助人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