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得北周帝位
西魏大統七年(541年)六月,楊堅出生於馮翊(,縣治今陝西大荔)般若寺。據說,當他出生時,寺院內紫氣繚繞。天明時,從河東來了一位尼姑,說這個小孩生來奇異,不能在俗間撫養,便將他帶到另外一個地方親自撫育。有一次楊堅的母親呂氏抱著他,忽然看見楊堅的頭上長出角來,身上也布滿了鱗甲,嚇得將楊堅摔在地上。正好此時尼姑從外麵進來,見此情景,說:“這一摔已驚嚇了這孩子,恐怕要使他晚幾年做皇帝。”荒誕傳說不過是後人為證明楊堅是真龍天子而編造的,不可置信。
楊堅身材上長下短,手腿粗壯,深沉莊重,性格內向。依靠家庭背景,楊堅自幼在太學讀書,成績不好。他14歲時擔任了京師地區的功曹,16歲升任驃騎大將軍。當時的執政者宇文泰很賞識他,曾誇他“風骨不凡,非常人可比”。顯赫的家世使他在朝廷中官位不斷上升。至周武帝時,19歲的楊堅被任命為隨州刺史,進位大將軍。566年,鮮卑大貴族、柱國大將軍獨孤信認為楊堅前途無量,就將自己的七女兒嫁給了楊堅,使其地位得以提高、鞏固。568年,楊忠死,楊堅承襲了其父隨國公的爵位。578年,周武帝死,繼位的周宣帝以楊堅的女兒楊麗華為皇後,楊堅又被任命為大司馬,不久轉大後丞、右司武。這一切為他日後奪權奠定了基礎。
宇文泰死後,政權落入他的侄子宇文護手中。宇文護先是立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為帝。後殺之,立明帝,四年後又殺之,立武帝。統治集團內部的這種權力鬥爭使北周一度政治混亂,這就讓身居高位的楊堅感到有機可乘。至武帝殺宇文護,政局穩定下來,北周有了很大的發展,但繼周武帝之後的周宣帝卻使楊堅成就帝業的意願更為堅定。周宣帝是個荒淫無度的人,驕奢淫逸,殘害黎民百姓,就連近臣和妃嬪也經常無故遭到他的鞭打。修建洛陽宮,致使上下怨憤。楊堅已充分認識到,北周的統治一定不會長久,那麼由誰來收拾這個局麵呢?楊堅實際上在內心裏已做好了抓住機遇、成就帝業的思想準備。
楊堅的不斷升職就引起了專權的宇文護的警覺。宇文護多次想除掉楊堅,都沒有得逞。周明帝也曾派會相麵的趙昭觀察楊堅,趙昭很佩服楊堅,回複周明帝說“楊堅是國家的棟梁之材”。周明帝才放了心。趙昭暗中卻對楊堅說:“公可君臨天下。”楊堅聽了很高興。周武帝時,又有人說楊堅有反相,要盡早除掉,但因楊堅小心謹慎,其長女又是武帝的皇太子王妃,武帝未被讒言所動。至宣帝時,楊堅的聲望益隆,也引起了宣帝的警覺。宣帝有四個寵姬,相互爭寵,而對楊堅的女兒楊麗華皇後不感興趣了。宣帝每惱怒時常對皇後楊麗華說:“我非要滅你們家九族不可!”有一次在痛罵楊皇後之後,吩咐太監把楊堅叫來,同時命令衛士們,楊堅來後,隻要臉上露出不高興的樣子,就將他當場殺掉。一直深懷戒懼之心的楊堅來到周宣帝麵前,恭恭敬敬地聽皇帝說這件事,當講到“滅族”時,臉上依然不動聲色。周宣帝也隻好作罷,沒殺楊堅。
周宣帝死後,繼位的周靜帝年僅八歲,楊堅任輔政大臣,控製了朝政大權。楊堅一反宣帝時期的殘暴統治,厲行節儉,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並積極搜羅人才,又掌握了軍隊,其威望日益提高,民心大悅,為他日後的奪權奠定了基礎。
自鮮卑族入侵中原以來,一直麵臨著漢化問題。他們為了擴大勢力,竭力爭取漢士族和漢民眾的支持。在政治上、軍事上依靠漢族豪強和漢人民眾,這就使漢族地主在政權中的勢力必然會隨著鮮卑族封建化的加深而更加重要起來。時間一久,鮮卑族的統治權就會逐漸轉移到漢人手中,而鮮卑統治集團的腐朽又會加快這一過程,這就是楊堅能取得漢士族的支持、順利奪權的有力保障。
大象二年(580)二月,楊堅為躲避殺身之禍,也想在北周動亂時握有實權,請求去揚州當總管。就在楊堅離京赴揚州之際,宣帝病重,大概是皇天有意讓楊堅當皇帝,楊堅的舊病複發,楊堅就不離京了。他趕緊聯絡內史上大夫鄭譯、禦史大夫劉昉、皇甫績等經常出入內宮、參與機要的大臣。這些人看到宇文氏的江山已經難保,楊堅在朝中又是德高望重,大權在握,不如順水推舟,共推楊堅為首,形成了一個政治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