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現代服務業的行業分類

目前,在我國現行統計製度對服務業的分類中,並沒有“現代服務業”以及與其相對應的具體分類條目。相對較為係統和具代表性的主要有2002年由上海財大統計係徐國祥教授等人承擔的國家統計局重點項目《現代服務業統計界定研究》研究成果所提出的一個設計框架,以及2005年朱曉青出版的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項目《加入WTO後北京現代服務業發展研究》成果中也分別依據不同劃分標準提出我國現代服務業的統計分類。學者對於現代服務業的分類也存在著一定的分歧。其中,尚永勝(2005)認為,現代服務業包括金融保險業、房地產業、現代物流業、信息服務業、管理谘詢業、中介代理業、科研和綜合技術服務業等提供生產性服務的生產者服務業,還包括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來滿足個人精神性需求的相關服務,比如網絡遊戲、現代遠程教育等消費性服務。這與前麵現代服務業內涵界定中提到的“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的分類具有相似性。因此,本書借鑒此類觀點,將現代服務業分為生產性服務業和消費性服務業兩大類,生產性服務業的行業細分主要參考香港貿易發展局的分類標準,消費性服務業的行業細分主要參考“十一五”規劃綱要,具體的分類結果。

6.2浙江省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現狀

進入新世紀以來,浙江省服務業發展呈現出總量持續攀升、結構不斷優化、布局趨向集中的良好勢頭,現代服務業已經成為浙江省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然而,內部結構不夠合理、投資增長乏力、專業人才匱乏等問題仍然製約著浙江省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近來,浙江省政府非常重視現代服務業的重要作用,把服務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結構調整的戰略重點,在投融資、土地、稅費等方麵頻出各項政策,優先發展浙江省服務業的重點領域,充分發揮浙江省服務業的比較優勢,全麵提高現代服務業對經濟增長和全社會就業的貢獻率。

6.2.1現代服務業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從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態勢來看,它已經或正在發展成為各國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目前,全球約有50%的國內生產總值都來自現代服務業,發達國家的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平均在70%以上。各國的實踐證明,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推進,現代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日益上升,它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產業地位及作用也在不斷強化。

現代服務業將是我國“十一五”期間乃至更長時期經濟發展的一個亮點。現代服務業不僅是國際上跨國資本繼製造業轉移之後向我國產業轉移的一個新領域,而且是擴大“內源性”需求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新增長點。在我國,促進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對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取得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07年以來,浙江省服務業發展呈現較快增長,基本保持了近兩年來高於GDP、第二產業和工業增長的態勢。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別累計同比增長16.2%、15.3%和15.9%。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增速比GDP增速高1.2個百分點,也分別高於工業和第二產業增速01和1個百分點,比2006年同期增速高1.1個百分點。從服務業主要行業增加值增長情況看,房地產業增長18.1%,金融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分別增長14.7%、12.6%、11.6%和8.3%。在保持高增長的同時,浙江省服務業價格也保持了基本穩定。

服務業效益和投入同步提高。2007年前三季度,在地方財政收入中,增收主要集中在房地產業、金融業,同比分別增長43.8%、42.5%,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稅也增長22.5%,增幅同比提高11.4個百分點。地稅部門征收的第三產業稅收比重達到62.9%,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服務業重點行業投資勢頭較好,公共服務業財政投入繼續加大。2007年前三季度,教育、科技、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環境保護、城鄉社區事務等可促進服務業發展的重點支出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1.5%、26.5%、22.8%、24.5%、34.1%和20.4%,一般公共服務增長19.2%,占比達到一般預算總支出的19%。服務業對外開放步伐繼續加快,2007年前三季度,合同外資和實際外資分別增長46.2%、64%,占全部外資比重分別為32.8%和31.8%,同比分別提高8.3和8.1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