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位於保定境內易縣西南45公裏處,屬太行山東麓。因其奇峰林立,崢嶸險峻,狀若狼牙而得名。
狼牙山由5陀,36峰組成,東西,東南各長15公裏,麵積為225公裏,主峰蓮花瓣海拔1105米,登高遠眺,可見千峰萬嶺如大海中的波濤,起伏跌宕,近望西側,石林聳立,自然天成,大小蓮花峰如出水芙蓉,傲然怒放,澗峽雲霧繚繞,神奇莫測。
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聶自強從地窨子裏走了出來,長長的伸了個懶腰。說起地窨子,聶自強不得不佩服李自平,當初選擇營地的時候,聶自強覺得半山腰的山洞不錯,通風良好,七個人住起來綽綽有餘,可他的提議被李自平毫不留情的否決了。他把大家帶到一片茂密的樹林裏,用一天的時間,挖出了現在的地窨子——這種半地下的房屋在東北非常常見,它兼具防潮和保暖的功能,經過偽裝,又有了很好的隱蔽性。
艱苦的訓練開始了,相對於現在的強度,急行軍時的負重訓練隻能說是小菜一碟。武器彈藥加上背上的石頭,總重量是三十公斤,繞著這座山跑上一圈。李自平說是五公裏,聶自強估計七八公裏是有的。而且這是山路,不是來時平原上的公路了。
李自平把時間分成兩個部分,每天的早晚是體能,其他時間是戰術訓練,至於更多的,時間實在是來不及了。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兩個月過去了。
李自平帶著劉正,作為尖兵,在隊伍的前方搜索前進。
他們現在進行的是遭遇戰的訓練,在漢奸鬼子遍地的平原地區,倉促情況下的相遇在所難免,所以,如何盡早的發現敵人和快速的脫離接觸,是他們這幾天訓練的主要內容,劉正在幾個人中是最機靈的,現在是李自平的重點培養對象。
聶自強帶著餘下的四人,跟在李自平身後五十米處,成散兵線排列。雖然這裏是山區,與將來作戰的平原區域有所區別,但現在的訓練內容隻要略作調整,就可以適用任何情況。
這裏的地形在山區是非常常見的兩山夾一溝,中間一條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通向遠方。
前方一條人影時隱時現,快速的向聶自強的本隊接近。聶自強做了一個手勢,幾人就近尋找掩護。
聶自強已經看清楚了,前方的人影是劉正,他在叢林中借著樹木草叢的掩護,時緩時快的前進著。聶自強舉著三八大蓋,試圖瞄準劉正,但他的嚐試失敗了,他竟然無法用準星套住那條身影。
“這小子,學東西真快。”聶自強暗暗稱讚。
“隊長。”劉正來到聶自強的身邊,低聲打了個招呼。趙義等四人圍成一圈,把兩人保護在中間,各自警戒一方。
聶自強滿意點點頭,兩個月的訓練,這幫家夥已經不是以前的菜鳥了。
“什麼事?”聶自強問道。
劉正說:“前方發現一支隊伍,大約有三四十人,太遠,不知道是哪方麵的。”他們現在還沒有望遠鏡,嚴重影響了尖兵的觀察。
“李教官呢?”
“在前麵警戒。”
“走,去看看再說。”聶自強沒有絲毫的猶豫,如果是鬼子,就幹他一家夥。他的隊伍裏絕大部分人還沒有和鬼子打過仗呢。
李自平隱蔽的很好,如果不仔細觀察,即使是在近距離,想發現他也不容易。
聶自強趴在李自平的身邊:“什麼情況?”
李自平沒有說話,用手指向前方一指,聶自強順著他的手指看去,前方大約二百米處,一直隊伍在小路上行進著。他們穿著灰土布的軍裝,有三十多人,拉著長長的隊伍,走的極是機警,似乎隨時準備竄進樹林裏一樣。隊伍前方百餘米處,是五名尖兵。
對於這種軍裝,聶自強實在是太熟悉了。電影,電視裏無數次的出現過。它代表著中國共產黨的一隻主要的抗戰力量——八路軍。與熒屏上的八路軍相比,這隻隊伍的軍裝顯得太破舊,太髒,很多人的衣服上都補著補丁,武器也是五花八門,三八式,漢陽造,甚至老套筒都有,但他們的精神極旺,雖然隻是幾十人的小隊伍,卻也透著凜然的殺氣。
聶自強低聲說:“是八路軍,都隱蔽好,免得引起誤會。”
他的聲音有些顫抖,注視著前方的眼睛裏隱隱有淚光閃動。在這個世界上,他是孤獨的,沒有親人,甚至連交情深厚一點的朋友也沒有,如果一定要說親切,那麼就應該是一個名詞——中國共產黨!在聶自強的生命中,穿的每一件衣服,吃的每一口糧食,背後都是這個名詞。可以說,在同齡人中,沒有人比他更理解這個名詞所代表的意義。現在突然之間看到這隻隊伍,聶自強就像看見了久別的親人一樣。